王安石《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赏析

发布时间:2018-02-10

  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今日是何朝,看予度石桥。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赏析】

  开首“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二句明白地表示自己当前的生活环境与身份。往昔重楼飞檐、雕栏画栋的官宦居处换成了筑篱为墙,结草作舍的水边茅屋;此时窄衫短帽的闲人装束取代了过去的冠带蟒服。作者从九重宸阙的丹墀前来到了水边桥畔的垂杨里。

  对于这种遭际的变化,王安石似乎采然种安然自适的态度。一个“闲”字渲染出淡泊宁静的生活环境,也点出了作者摆脱宦海远离风尘的村野情趣。两句闲雅从容,虽然是从前人诗句中摘录而成,但指事类情,贴切自然,不啻如出己口。

  接着“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两句是写景:一夕春风来,吹开万紫千红,风光正似。但是,作为一个曾经锐意改革的政治家,他对花事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就不仅仅是时光流逝、老之将至的叹息,更包含着他壮志未酬的忧愁。因此,即使看似闲适的生活里,自然界的月色风声,都会引起这位政治家的敏感与关注,而被赋予某种象征的意义:“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作者醉酒昼寝,再不必随班上朝参预政事,生活是如此闲逸,但是,酒醒梦回,陪伴他的并不是清风明月,而是风吹云走、月翳半规的昏沉夜色。

  最后二句自然地归结到闲情上:“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作者自问自答,写得含蓄而余韵悠长。据冯贽《云仙杂记》引《高隐外书》云:“顒携黄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可见王安石的寄情黄鹂,不仅是表现鸟语花香中的闲情逸趣,更是显示自己孤介傲岸、超尘拔俗的耿直人格。

  此词与王安石晚年的诗作相似,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美丽如画的湖光山色。词中营造出清隽秀丽、悠闲恬静的意境,以此来抒发洒脱放达之情,以求得精神上的慰安和解脱。词人描绘春景时,无典故,不雕琢,语言清新、自然,数笔就勾出一幅鲜明秀丽、清俊娴静的画面,其中有日景、夜景,有青山绿水、花红柳翠的明丽色彩,也有流水潺潺、黄鹂鸣啭的声响,而作者的形象就淡入这画面中。全词安逸恬淡的生活情景中寄寓着政治家的襟怀心志,娴雅流丽的风格中显示出作者的才情骨力,体现了王安石词素洁平易而又含蓄深沉的词风。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与苏东坡的逸事二则

【人物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1-3]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变法的教训与启示

【导读】熙宁变法,因是王安石发动,亦称王安石变法,指北宋时期,大臣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革北宋建国以来积弊的一场改革。新法立意虽好,但并未处理好具体实行的问题以及与与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变法的历代评价

明代杨慎的《铅丹录》对王安石极尽毁谤之能事,谓为古今第一小人。最严厉的指控是:王安石的变法葬送了奄奄一息的北宋王朝。入清后蔡上翔则有《王荆公年谱考略》一文为王安石 【查看全文】

4 元日王安石诗词译文

导语:《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日王安石诗词译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查看全文】

5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引导语: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原文,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原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钟山即事》译文及鉴赏

钟山即事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译文】 山涧中的流水,静悄悄的,绕着竹林流淌。竹林西畔,那繁花绿草,柔软的枝条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