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大家是否学习过呢?下面就是《书湖阴先生壁》的阅读练习题,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
王安石(1021-1086)
《书湖阴先生壁》为七言绝句,是王安石住在金陵(现在江苏南京市)时为友邻而作。
古人有在墙壁上题诗的习俗,有些题壁诗就眼前景物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有些则直抒胸臆,这首诗属于前一类,写的是湖阴先生的住宅,却寄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湖阴先生是北宋隐士杨德逢的别号,他的住宅在金陵(今南京市)钟山半山上,叫“半山园”;王安石罢相后也住在钟山,跟他成了邻居,时有往来。这首诗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其时诗人62岁。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选自《王荆文公诗笺》。
①“长扫”的“长”,有“常”义,长扫即经常打扫。
②“静”,通“净”。
③畦(印),田园中的小区。
④护田,将田周边的水写成有情之物,仿佛小心翼翼地保护着稻田,不使受到侵犯。
⑤排闼(伯),把人在门中可以看到两座山,说成山不请而自将青色送人门中,山也成了有情之物。
按:“护田”一语出自《汉书·西域传》,指汉王朝派兵保护垦田事。“排闼”一语出自《汉书,樊哙传》,大意是,汉高祖卧病,不接见任何人,樊哙却不顾禁令,排闼而人。
这首诗先写庭院之内,后写庭院之外。院内:简朴的居室,异常洁净,台阶上没有苔藓,显得光洁可爱;院子里花木成行,散发着清香。院外:有山有水有田,满眼青绿,显得恬静、优美。
从环境看,它远离尘嚣而风景优美,适合隐士的意愿;从院内看,住宅简朴,符合隐士的性格;从主人的生活状况看,他与世无争,以打扫庭院,手栽花木自娱,正是隐士的生活习惯。
读这首诗要注意两点:一是诗人罢相后对世事的淡泊心情,对湖阴先生的隐居生活颇有艳羡之意;二是炼字好,特别是“护”“排”“送”诸字,把山和水都写活了,值得品味。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阅读答案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19、“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http:///wenxue/)
19、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或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20、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变法的实际效果及评价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而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 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阅读练习及答案引导语:王安石《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是一首集句词,即全用前人诗句杂缀成词。王安石一生写了不少集句诗,当时人们竟相仿效,成为一种风气。下面是小编整理这首诗的阅读练 【查看全文】
3 被妖魔化的王安石引导语: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何王安石会被妖魔化?原因是什么? 北宋时期的熙宁变法在政坛掀起了一场场血雨腥风,不是新党上台,就是旧党得势,两大阵营里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北山》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引导语:王安石的《北山》是诗人晚年寓居金陵钟山所做,表达了作者闲适散淡的心绪,下面是原文以及练习题,欢迎大家阅读。 《北山》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查看全文】
5 元日王安石的诗赏析导语:《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与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查看全文】
6 元日王安石古诗分享《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元日王安石古诗分享,希望大家喜欢!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