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传里没有王安石是何原因?

发布时间:2018-02-10

  引导语:为什么奸臣传里没有王安石?大家阅读下文来了解原因,欢迎大家阅读。

  由元脱脱主持编修的卷帙浩繁的<宋史>中,有奸臣传一节.秦桧,韩托胄,贾似道等人荣幸被选入.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王安石变法时提拔的如吕惠卿,蔡确,蔡京,蔡卞,章惇等人,皆被列入官修正史的奸臣传中.

  可是提出"人言不足恤,天变不足畏,祖宗之法不足守"的王安石本人不但没有被列入奸臣传,相反,千古以来,他虽然颇受争议,但总体的评价还是以正面较多.这就不得不让我考虑一个问题了.作为变法的主创人,奸臣传里那些奸臣的第一提拔人,变法时对反对派致之死地而后快的打击.从各方表现来看,王安石若给带上的奸臣的帽子,恐也未必不妥.

  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很多过激的行为,引起了称为保守派的司马光,文彦博,苏轼等的反对,司马光曾三次写信给他,劝他慎重处事,不可急功冒进.可是,王兄弟名列唐宋八家之一,文彩思辩自然不落人后,把司马的一片苦心驳得体无完肤.

  在得不到朝中保守派的支持时,王兄弟不是想着如何反醒自己,而是马上提拔了一大葱年轻人.可惜的是,这些人入官场时日不长,虽然热情,渴望建功立业.但是他们同样缺少阅历,没有经验,很少受过生活与人品的考验.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他们因急于功利,终于把持不住,开始打击异己,不择手段,用尽下三滥的手段,用现在的话说,没有一点职业操守,从而为人所不齿.

  终于是千秋万代,被钉入奸臣传这样一桩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看看最后被列为奸臣传的这批人,王兄弟提拔的所谓人才,几乎全进去了.可见其用人的能力,有待商榷.特别是他的亲力提拔的吕惠卿,最后,在他背后挑拔离间,拉帮结派,一门子心思要把他整下去.其行为真是另人心寒,不知道王兄弟在看穿这位亲信的嘴脸后,是何思何想.

  现在回过头分析.为什么身为这些人的提拔者,王安石反而能从容的置身事外.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的所作所为会受旁人的影响,那批奸臣开始时,肯定也是希望扬名立万,流芳百世.最后落得遗臭万年.他们之所以能无所顾忌到最后无所不用其极.

  从我角度来分析,受王安石的铁血影响太深.但最后为什么结果却是两样,一个在人群中威望仍是颇高,而其它则被钉在耻辱柱上.

  这个论题,我翻阅了一些资料,我的结论是:人品.

  知道康德的人,会清楚,他提出了著名的道德律.康德先生不愧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道德律的主旨就是说人天生有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这一点上,很多人会有疑议.我觉得也不要怀疑了,你认为你的水准能超的过康德先生么?

  很明显的一个话题就是晋朝桓温说得"不能流芳百世,那就遗臭万年."从骨子里说,桓温很清楚是与非.但是他之所以还要这样叫嚣,其实就是因为个人的欲望已经超越了是非的限制.这也是,为什么吕惠卿之流会被打入奸臣传的主要原因.

  个人欲望超越了道德律,就是一个很危险的警戒线.再往前一步,就可能有溃堤的惨烈后果.最终是害人害己.

  我们分析一个人到底是不是小人,够不够奸.有两个很重要的标准:

  一.两面三刀.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每个成功的小人从某方面来说,都很有艺术天赋.该哭的时候,哭的惊天地动鬼神;该笑的时候又那么爽然大方;该下手的时候,则斩钉截铁,丝毫不拖泥带水.这个方面最成功的人物之一就是口蜜腹剑的李林甫.玩两面三刀玩的是登峰造极.

  二.一味肥己.谁挡着发财的道,就一定想方设法把他除掉而后快.小人的物质欲望没有上限.今天一万,明天十万,可能的话,整个国家最好都是他一个人的.穷奢极欲,对有价值的人,极尽讨好之能事;对异己之士,用尽各种下三滥手段.这个方面又有一个比较成功的人物,就是南宋第一奸臣秦桧.

  但我们把两点往王安石头上套时,发现,唉,尺寸不符.你说两面三刀吧.他没有,别人对他有意见,他没有表面笑嘻嘻,藏在心里,改天趁你不备,一把推你下井,然后再丢几块大石头进去.而是把问题摆在台面上,就算针尖对麦芒,也从不耍手段.你说一味肥己.王兄弟的生活作风,可圈可点,找不出任何的破绽.如果要让我找个人来比较.

  我觉得,王兄弟应该就是近代的爱因斯坦再世吧.不修边幅,不重穿着,不重美食.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工作狂人.死后据说没有任何私人财产.这种高尚的人品.我们扪心自问.我们能做到么.

  假相只能一时蒙蔽,历史还是比较公平的.孰善孰恶,公道自在人心.当吕惠卿,蔡京等曾经权倾一时的人物,被钉在耻辱柱上时,王兄弟却凭着过硬的人品,为自己的人生划上比较完美的一笔。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这些文章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上仁皇帝言事书》,是主张社会变革的一篇代表作,根据对北宋王朝内外交困形势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完整的变法主张,表现出作者“起民之病,治国之疵”的进步思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在叙述并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的同时,尖锐地提示了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利建树,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它对第二年开始施行的政,无异吹起了一支前奏曲。《答司马谏议书》,以数百字的篇幅,针对司马光指责新法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事,严加剖驳,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措词得体,体现了作者刚毅果断和坚持原则的政治家风度。安石的政论文,不论长篇还是短制,结构都很谨严,主意超卓,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精练,“只用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艺概.文概》),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力量。这时推动变法和巩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起了积极的作用。安石的一些小品文,脍灸人口,《鲧说》、《读孟尝君传》、《书刺客传后》、《伤仲永》等,评价人物,笔力劲健,文风峭刻,富有感情色彩,给人以显豁的新鲜觉。他还有一部分山水游记散文,《城陂院兴造记》,简洁明快而省力,酷似柳宗元;《游褒禅山记》,亦记游,亦说理,二者结合得紧密自然,既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又使具体的记事增加思想深度,显得布局灵活并又曲折多变。

  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罢相(1076年左右)划界而分为前、后期,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王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后为群牧羊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叶梦得《石林诗话》)。前期的诗歌,长于说理,倾向性十分鲜明,涉及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注意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替他们发出了不平之声。《感事》、《兼并》、《省兵》等,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描写和提示了宋代国势的积弱或内政的腐败,指出了大地主、大商人兼并土地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危害,提出“精兵择将”的建议;《收盐》、《河北民》等,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备受统治者迫、害压榨的悲惨遭遇;《试院中》、《评定试卷》等,则直接抨击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要求起用具有经世济国的人才;《元日》、《歌元丰》等,热情地讴歌了变法带来的新气象和人民的欢乐;《商鞅》、《贾生》等,通过对历史人物功过得失的价,抒发了自己的新的见解和进步意义。安石后期的隐居生活,带来了他的诗歌创作上的化。他流连、陶醉于山水田园中,题材内容比较狭窄,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抒发一种闲恬的情趣。但艺术表现上却臻于圆熟,“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每讽味之,便沉沆瀣生牙颊间。”(《后山诗话》载黄鲁直语)和《泊船瓜洲》、《江上》《梅花》、《书湖阴先生壁》等诗,观察细致,精工巧丽,意境幽远清新,表现了对大自然美的歌颂和热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从诗体说来,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象《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不免失于过多的雕刻。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话》),“荆公绝句妙天下”(《艇斋诗话》)。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严羽《沧浪诗话》)。

  安石的词,今存约二十余首。虽不以词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通过描写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壮景及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兢逐”的腐朽生活,豪纵沉郁,被赞为咏古绝唱。它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开了苏东坡豪放的先声,给后来词坛以良好的影响。

  从文学角度总观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里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但是,安石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还有一些诗篇,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伤仲永重点梳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待客文言文阅读

引导语: 从《王安石待客》中我们可以发现王安石以自己的行动绝妙的讽刺了那些贪名贪利的人,告诉我们做人应当作风简朴,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下文是文言文的阅读知识,欢迎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导语: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评价王安石变法,欢迎阅读! 如何评价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元日古诗意思是什么

导语:王安石元日古诗意思是什么呢?《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 【查看全文】

5 元日王安石古诗推荐

想必大家都学习过很多王安石诗人的作品,你还记得元日这首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元日王安石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原文 元日 作者: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桂枝香登临送目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