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此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下面是这首诗的教学设计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1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资料感知诗句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和默写。
3. 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课先进行了预习,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合作探究能力有限,稍拓展的问题则灵活不够。语言表达能力不太好。
3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意思,会背诵和默写古诗。
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现实生活中收到什么启发。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登飞来峰
1.同学们好,大家业余时间喜欢爬山吗
交流当地名寺宝林寺风光,引入宝林山。(飞来峰也叫宝林山。)
欣赏飞来峰风光。
书写 标题 飞来峰
这里的风光可真秀丽呀,我们今天的快乐之旅不孤单,宋朝有位才华横溢的宰相王安石也来过这里。下面我们就和他一起出发吧。
活动2【讲授】登飞来峰
2.读诗,读通顺。
书写 登 王安石
指导朗读,加上停顿。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活动3【活动】登飞来峰
二.设疑自探
师生一起提出疑问,提出教学目标,出示自探提纲。
(1.)借助工具书和资料感知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和默写。
(3.) 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依纲自行探究 5分钟
活动4【活动】解疑合探
三.解疑合探
1.介绍作者
学生先展示课下搜集的资料,后教师推荐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当过宰相。在北宋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唐宋八大家之一。
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途经杭州时,登临杭州西湖飞来峰,有感而发,写下这首七绝。这一年王安石正好三十岁。
注释
理解诗句意思
方法指导:先理解句中较难理解的词语,再把这些各个组合在一起组成一句通顺完整合适的话。强调一定要突出重点词的意思。
飞来峰顶耸立着千寻的高塔,
听说塔上鸡叫时能看见朝阳升起。
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双眼,
只因为身体站在山的最高峰。
学生展示评价诗句意思。
整理文脉
板书:
借景抒情
(铺垫) 勇往直前
无所畏惧
借情喻理
(目的)
活动5【活动】质疑再探
四,质疑再探
1.名句赏析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 表面意思,实际含义 )
2.提出文理
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3.联系现实,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4.熟读成诵
小组内班内举行背诵比赛,背诵熟练有感情的展示。
活动6【练习】练习
拓展练习
(1、)王安石_______(朝代)杰出的______家,______家,______家,散文成就很高,为___ ___之一。
(2、)解释加线字的意思
①千寻塔( )②闻说鸡鸣见日升( )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 )④只缘身在最高层( )
(3.)积累其他与登高有关的名句
活动7【导入】总结
延伸阅读: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原文讲解
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讲解]
高高的飞来峰上耸立着千丈高塔,听说每当清晨雄鸡报晓的时候,在塔上就可以看到红日初升。登上去就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视线,这自然是因为站在了凌空的最高层。
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此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诗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 “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着座右铭。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的古诗作品
近来不少同学问王安石的古诗作品有哪些?那么,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介绍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查看全文】
2 浪淘沙令王安石翻译及赏析导语:浪淘沙令叙史论史,以史托今,运用巧妙,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浪淘沙令》的翻译及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伊吕两衰翁,历遍 【查看全文】
3 关于王安石元日诗的意思唐诗、宋词、元曲中有很多诗歌都是描写春节景象的,比如说王安石的《元日》这首诗,这是一首描写正月初一景象的诗,具体是怎样的呢?不妨随小编一起到传统节日去看看,在王安 【查看全文】
4 古诗王安石《梅花》教学设计引导语:《梅花》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所作,下面是小编整理这首诗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教学内容:S版教材二年级上册六单元古诗《梅花》 教材简析: 《梅花 【查看全文】
5 诗人王安石的一次错误据说,王安石做了宰相后,在政务闲暇时,常常翻阅各地送来的诗文。有一天,他看到广东有个秀才写的诗:“彩蝶双起舞,蝉虫树上鸣。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 他看了第一、二 【查看全文】
6 泊船瓜洲 王安石意思引导语: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该诗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