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鹅湖①归,病起作 辛弃疾
着意寻春懒②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谁家寒食③归宁④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注释:①鹅湖,风景优美之地,词人闲居时常游之所。②懒,指了无情趣。③寒食,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④归宁:归家省亲,即出嫁之女回娘家。
18.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着意”两句意思是:刻意寻春,未必尽如人意;信步而行,把酒漫游,却乐在其中。
B.“山才”两句意思是:胜景在前,不料人倦思憩;雨来更添游兴,能意外地启人诗思。
C. “携竹杖,更芒鞋”,创造出轻松而随意的氛围,为邂逅乡村春色做了不露痕迹的铺垫。
D. 这首词上片写刻意寻春所感,下片写率意出游所见,联系紧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9.下片“朱朱粉粉野蒿开”一句的特点是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展现美好的春光,下面的诗句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两项是(4分)
A.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
B.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C.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
D.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梅尧臣《东溪》)
E.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0.有评论者认为,“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这一画面是作者此次赏春过程中看到的“最美的风景”。请根据这两句所描绘的画面谈谈你对这一看法的理解。(5分)
18.(3分)B(诗还未做好,偏偏又下雨,令人遗憾。)
19.(4分)A D(B项不是具体的景物,C项为春光凋零的伤感之景,E项所写为夏天的景色。)
20. (5分)答案示例:这两句写的是寒食节回娘家的村女,正说笑着沿着长满桑树的田间小路走过来;春光明媚,桑叶柔嫩,笑语声声,其乐融融。“村女”的出现使得美丽的自然春光中融入了人的幸福感和归宁的人情美,这一画面的内涵比单纯的自然之景更丰富(或:这一画面有了高于单纯自然风景的美感),因此是“最美的风景”。
以上是答题示例,学生的答案不必拘泥于此,意思对即可。解说“画面”2分:应包括“人”与“景”两个方面。说明是“最美的风景”3分:“村女的快乐”或“归宁的人情美”2分,“画面的内涵更丰富”或“蕴含人性美的画面高于单纯自然风景”等1分。若学生不认可这一说法,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相关阅读
1 辛弃疾的风格
婉约派以李清照为宗,豪放派以辛弃疾为首。这是因为辛词在豪放派中毕竟更胜一筹,从其风格特点中可窥见一斑。以下的辛弃疾的风格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 【查看全文】
2 辛弃疾著名名言汇编1.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2.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 《浣溪沙? 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查看全文】
3 西江月辛弃疾的中心思想什么西江月辛弃疾 即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西江月辛弃疾的中心思想什么,我们来看看。 南宋诗人辛弃疾西江月 【查看全文】
4 南乡子 辛弃疾什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只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就是长江,多少兴亡事情已经过去了。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 【查看全文】
5 辛弃疾 破阵子全诗表现了将士们昂扬的战斗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辛弃疾坚持收复失地,坚决抗金救国的决心和愿望。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辛弃疾这首古诗《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 【查看全文】
6 《西江月·辛弃疾》阅读答案解析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评析]:词描写的是一幅农村夏夜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