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评析]:词描写的是一幅农村夏夜图。首联:采用了互文修辞,指明亮的月光,惊动了喜鹊和蝉儿,使它们鸣叫起来了。颔联: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青蛙叫的似乎就是丰年,丰年,词人自己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于是觉得青蛙似乎也在为丰年而欢唱了。也表现了对农村的热爱。尾联:正常语序为:“路转溪头忽见社林边旧时茅店。”
1、下面是辛弃疾《西江月》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这种側面烘托极为动人。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側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写得生动活泼,给人以丰富的美的享受。
C、上片写晴,下片写雨,“七八个星天外”等两句,描写了一场骤雨即将瓢泼而下的气象,也隐寓词人退隐生活中内心的不宁静。
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是倒装句式的句子。见,通“现”。“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的意思是,道路转过溪头,忽然出现社林旁边旧时住过的茅店。
2、 ①上阙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阙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 、微雨等。
②整首词采用白描手法,如实地描写词人的所闻所感,清新活泼,表现了作者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
相关阅读
1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辛弃疾
辛弃疾写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体现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原文翻译是什么?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辛弃疾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希望 【查看全文】
2 关于辛弃疾的诗词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浣溪沙 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花向今朝粉 【查看全文】
3 鹧鸪天辛弃疾朗诵辛弃疾,南宋词人。作者的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下面小编收集了鹧鸪天辛弃 【查看全文】
4 铁血柔情辛弃疾散文铁血柔情辛弃疾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就是辛词,美丽娇艳的辛词。 之前也喜欢辛弃疾,喜欢他的霸气,委婉。我喜欢的诗人词人有很多。大都是“狂 【查看全文】
5 辛弃疾与李清照并称什么?辛弃疾是南宋将领、词人,他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那么辛弃疾和李清照并称什么? 辛弃疾 辛弃疾与 【查看全文】
6 辛弃疾爱国情怀导语:辛弃疾是一位爱国词人,他的爱国情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辛弃疾作品的爱国主义情怀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历史人文,源远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