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
辛弃疾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
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
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辛弃疾词作鉴赏
这是辛弃疾闲居上饶时与他的朋友余叔良的一首唱和之词。余叔良其人情况不详。这首词题曰:忆吴江赏木樨。木樨,亦作木犀,桂花别名。辛弃疾咏桂花的词不少,如上首《太常引·建康中秋》即是。
但这首词写得别有情趣,它不专门扣住桂花题材,而是能离开桂花本身,把自己的经历结合来写,意境更为开阔,感情更加亲切。
本词上片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四句,作者从自己的游踪引入桂花。少年时有个秋夜,在吴江痛饮醒来,看见一轮明月,中间映着团团的桂树影子;江边桂树,十里花香,飘散在烟波江上,倍添清冷之气:天上人间,都笼罩在桂香桂影之中。吴江即吴松江,在今苏州南部,西接太湖。辛弃疾年轻时游过吴江,所以他对此地颇为怀念。大概吴江两岸,当时桂花颇盛,所以他咏桂花便想起吴江之游。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两句,这里用团团来写桂树,水沉,香名,这里用指桂花馨香。词人借自己一次客中酒醒后看桂影、闻桂香的经历来写桂花,情调豪放,生动自然。
下片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数语,由写作者自己的经历,转到桂花本身。宫黄,指古代宫女以黄粉涂额,是一种淡妆,这里是指桂花。桂花体积小,宛如淡施宫黄,可是开在人间,竟然这样芳香。花小、色黄、香浓,正是桂花特征。这几句把桂花特征都写到,但着重写它的香味,抓住重点,与上片相呼应。
这首词意境优美,写桂花能抓住其特征,联想自然,用词简练,不愧为词中佳品。
相关阅读
1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原文翻译 辛弃疾
辛弃疾的这首《贺新郎》词,抒发自己闲居时的寂寞与苦闷的心情,也反映了诗人辛弃疾忧国忧民的感情。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 【查看全文】
2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辛弃疾的这首古诗《青玉案元夕》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 【查看全文】
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上下贯通,衔接紧密,所写的壮与悲、理想与现实形成了强烈对照。表现了词人抗敌报国、建功立名的宏大抱负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 【查看全文】
4 念奴娇·梅原文赏析 辛弃疾梅花自古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喜爱。那么,在此人辛弃疾的眼中,梅花是怎样的呢?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辛弃疾的《念奴娇梅》原文赏析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念奴娇梅 疏疏淡淡,问阿谁 【查看全文】
5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赏析 辛弃疾这是诗人辛弃疾为了劝导他的内兄范如山能够以大局为重,不要计较个人名利的得失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意义深远。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为范南伯寿。时南伯为张南轩辟宰泸溪,南 【查看全文】
6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翻译以及赏析 辛弃疾在封建社会里,思妇这样的人物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诗人辛弃疾写主人公之苦闷愁思能感同身受,句句真情,引人泪下。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