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渼陂行》之岑参兄弟皆好奇诗文鉴赏

发布时间:2016-09-14 00:00

  引导语:岑参兄弟皆好奇。这句诗出自杜甫的《渼陂行》,杜甫诗向以写实著称,山水写景也被人称为“图经”,因此这首诗的神奇想象就特别引人注目,体现了杜甫诗艺术创造的多样性成就。

  渼陂行(音渼-měi 陂-bēi)

  唐代 杜甫

  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天地黤惨忽异色,

  波涛万顷堆琉璃。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兴极忧思集。

  鼍作鲸吞不复知,恶风白浪何嗟及。主人锦帆相为开,

  舟子喜甚无氛埃。凫鹥散乱棹讴发,丝管啁啾空翠来。

  沈竿续蔓深莫测,菱叶荷花静如拭。宛在中流渤澥清,

  下归无极终南黑。半陂已南纯浸山,动影袅窕冲融间。

  船舷暝戛云际寺,水面月出蓝田关。此时骊龙亦吐珠,

  冯夷击鼓群龙趋。湘妃汉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无。

  咫尺但愁雷雨至,苍茫不晓神灵意。少壮几时奈老何,

  向来哀乐何其多。

  鉴赏

  开篇二句交待游览缘由后,即迅疾转入对渼陂景色的描写,暗示对渼陂向往已久,诗写岑参兄弟之“好奇”实亦诗人自己之“好奇”。

  然而不料风云空变,刚到渼陂即逢狂风大作,天色骤变,渼陂顿时波涛万顷,天地暗淡,本来极高的兴致一下子变成了忧思,是否会葬身鱼腹已难逆料,而眼前的恶风巨浪更随时会将小舟掀翻水底,“何嗟及”表明了这时的真实感受。

  俗话说,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急风骤雨来得突然,去得也迅疾,忽而风平浪静,众多游船升起了片片锦帆,一时间歌声四起,水鸟轻飞,特别是雨后空气特别清新,菱叶荷花干净得如同刚刚洗过,终南山倒映于水中,水波荡漾,如梦如幻,使游人沉浸其间,几乎忘却了时间,船到云际寺时天色已昏暗下来,不久一轮月魄跃出蓝田关映入水面,更是如诗如画。

  正是在这样梦幻般感受中,诗人进而驰动神奇的联想。

  “骊龙吐珠”、“冯夷击鼓”、“湘妃歌舞”、“金枝翠羽”一时并集,简直进入了神仙境界!

  杜甫诗向以写实著称,山水写景也被人称为“图经”,因此这首诗的神奇想象就特别引人注目,体现了杜甫诗艺术创造的多样性成就。

  翻译

  岑参兄弟都喜欢寻幽探奇,

  带我远道来一起游览渼陂这个地方。

  忽然间天地昏暗,呈现出了奇异的颜色,

  波涛万里涌来,清澈如同琉璃宝石。

  水势浩瀚,如琉璃一样的波涛涌起,此时要浮舟而入,

  此事绝非小可,但他们(指岑参兄弟)兴致极高,实在令人忧思凝集。

  到那时就不再知道鼍龙如何发怒,如何被鲸鱼吞食,

  面对风波险恶的白浪滔天,如何来得及抒发慨叹?

  主人指使将船帆相继打开,

  船夫十分喜欢风平浪静没有尘雾的天气。

  行船时歌声齐发,惊散了水中的野鸭和水鸥,

  丝管齐鸣,唤来了满眼绿色的草木,一片晴霁景象。

  将竹竿探入水中或将丝线连结起来也难以测出水的深浅,

  那水面上的菱叶、荷花像擦试过一样的干净。

  船到湖心仿佛到了空旷清澈的渤海,

  终南山峰倒映于无边无际的湖中也变成了黑色。

  渼陂的南半湖全部侵满了终南山的倒影,

  那倒影轻轻地摇动于平静的水面之间。

  黄昏时船舷擦过天际山的大定寺,

  渼陂水面上倒映的月光正是东南方从蓝田关上升起的月轮。

  夜晚渼陂湖岸的灯火遥映,如同骊龙吐珠,

  音乐远闻,如冯夷击鼓,游船竟渡犹如群龙趋逐。

  游船上的美女若湘妃汉女再现,为人们载歌载舞,

  金支、翠旗的光芒随月光闪烁,时隐时现。

  片刻之后,就看到云气低沉,于是担心雷雨将至,

  苍茫之中,真不晓得神灵是何心思。

  由此可见想到人生年轻力壮能有多久,老年将至怎么办?

  人生的哀乐交替一贯如此,这样的时候不能经过多少!

  【知识延伸】

  岑参简介

  岑参(cén shēn) (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人物生平】

  岑参 (cén shēn)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于同代的高适齐名并与高适并称“高岑”.他父亲两任州刺史,但却早死,家道衰落。他 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求仕不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744年(天宝三载)也就是三十岁时中进士,授兵曹参军。749年(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751年回长安。754年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乱后,757年(至德二载)才回朝。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年。他的诗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说:“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可以看出他两次出塞都是颇有雄心壮志的。他回朝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766年(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相关阅读
1 岑参《终南山双峰草堂作》《敷水歌送窦渐入京》古诗欣赏

古诗《终南山双峰草堂作》 年代:唐 作者:岑参 敛迹归山田,息心谢时辈。昼还草堂卧,但与双峰对。 兴来恣佳游,事惬符胜概。著书高窗下,日夕见城内。 曩为世人误,遂负平生爱。 【查看全文】

2 高考诗歌训练:《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参

引导语:岑石是唐代著名边塞派诗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他的另外一首边塞诗《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 【查看全文】

3 岑参诗歌的风格特色及具体表现

引导语:在盛唐的诗苑里,丰富多彩的边塞诗代表了盛唐诗歌的现实主义主流特色。岑参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边塞诗为主,这位大诗人的边塞诗有什么风格特色呢?我们一起 【查看全文】

4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作品,诗以雪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塞外风雪送客图。所写的雪景,既从大处落笔,又从细处着墨,为送别作了很好地衬托和铺垫,抒发出了作者因朋友 【查看全文】

5 岑参是什么派诗人

关于岑参的诗我们接触的很多,不知道各位想到岑参时,会想起他的什么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探讨一下岑参是什么派诗人! 岑参是什么派诗人 岑参(715年~769年),祖籍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 【查看全文】

6 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引导语: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中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全诗如下: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唐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