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岑参兄弟皆好奇。这句诗出自杜甫的《渼陂行》,(音渼-měi 陂-bēi),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一首动人乐府诗。这首诗是杜甫与岑参兄弟同游渼陂时所作,描写了天气变化中渼陂的不同景象,以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全诗充满浓厚的浪漫气息和想象色彩。
渼陂行(陂在鄠县西五里,周一十四里)
唐代 杜甫
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天地黤惨忽异色,
波涛万顷堆琉璃。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兴极忧思集。
鼍作鲸吞不复知,恶风白浪何嗟及。主人锦帆相为开,
舟子喜甚无氛埃。凫鹥散乱棹讴发,丝管啁啾空翠来。
沈竿续蔓深莫测,菱叶荷花静如拭。宛在中流渤澥清,
下归无极终南黑。半陂已南纯浸山,动影袅窕冲融间。
船舷暝戛云际寺,水面月出蓝田关。此时骊龙亦吐珠,
冯夷击鼓群龙趋。湘妃汉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无。
咫尺但愁雷雨至,苍茫不晓神灵意。少壮几时奈老何,
向来哀乐何其多。
翻译
岑参兄弟都喜欢寻幽探奇,
带我远道来一起游览渼陂这个地方。
忽然间天地昏暗,呈现出了奇异的颜色,
波涛万里涌来,清澈如同琉璃宝石。
水势浩瀚,如琉璃一样的波涛涌起,此时要浮舟而入,
此事绝非小可,但他们(指岑参兄弟)兴致极高,实在令人忧思凝集。
到那时就不再知道鼍龙如何发怒,如何被鲸鱼吞食,
面对风波险恶的白浪滔天,如何来得及抒发慨叹?
主人指使将船帆相继打开,
船夫十分喜欢风平浪静没有尘雾的天气。
行船时歌声齐发,惊散了水中的野鸭和水鸥,
丝管齐鸣,唤来了满眼绿色的草木,一片晴霁景象。
将竹竿探入水中或将丝线连结起来也难以测出水的深浅,
那水面上的菱叶、荷花像擦试过一样的干净。
船到湖心仿佛到了空旷清澈的渤海,
终南山峰倒映于无边无际的湖中也变成了黑色。
渼陂的南半湖全部侵满了终南山的倒影,
那倒影轻轻地摇动于平静的水面之间。
黄昏时船舷擦过天际山的大定寺,
渼陂水面上倒映的月光正是东南方从蓝田关上升起的月轮。
夜晚渼陂湖岸的灯火遥映,如同骊龙吐珠,
音乐远闻,如冯夷击鼓,游船竟渡犹如群龙趋逐。
游船上的美女若湘妃汉女再现,为人们载歌载舞,
金支、翠旗的光芒随月光闪烁,时隐时现。
片刻之后,就看到云气低沉,于是担心雷雨将至,
苍茫之中,真不晓得神灵是何心思。
由此可见想到人生年轻力壮能有多久,老年将至怎么办?
人生的哀乐交替一贯如此,这样的时候不能经过多少!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十三载(754年)。黄鹤注:此天宝十三载,未授官时作。渼陂,原名五味陂,源出终南山,环抱山麓,故址在今陕西户县西南,是唐时游览胜地。岑参,盛唐时著名诗人,是杜甫的好友
相关阅读
1 岑参逢入京使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此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 【查看全文】
2 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阅读答案岑参的《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没有直接写惜别之情和直言对胜利的祝愿。而只就此地与彼地情景略加夸张与想象,叙述自然,比兴得体,颇能壮僚友之行色,惜别与祝捷之意也就 【查看全文】
3 岑参的春梦用对于梦境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思想感情,在诗歌里是常见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岑参的春梦,欢迎大家阅读。 春梦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 【查看全文】
4 岑参诗歌的“诗画意境”引导语:我国古代很多诗词作品都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比如,岑参的作品就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幕幕边塞风光。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讨岑参诗歌创作中的诗画意境。 岑参诗歌的诗 【查看全文】
5 岑参《逢入京使》《逢入京使》是岑参创作的名篇之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融,真挚自然,感人至深。下面一起来品读一下吧。 逢入京使⑴ 故园东望路漫漫⑵ 【查看全文】
6 岑参人称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现存诗三百六十首。下面是诗人岑参的详情,欢迎阅读。 岑参 中文名岑参(cn shēn) 别 名:岑嘉州 国 籍:中国唐朝 民 族:唐人 出生地:河南仙州 出生日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