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发布时间:2016-10-11 00:00

  引导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千古名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岑参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迁居江陵(今属湖北)。岑参10岁左右,父亲去世,家境日趋困顿。他刻苦学习,遍读经史。20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及第前曾作《感旧赋》,叙述家世沦替和个人坎坷。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想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天宝十载,回长安,与杜甫、高□等游,深受启迪。十三载,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安史乱起,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由于“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乾元二年(759)改任起居舍人。不满一月,贬谪虢州长史。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因此人称“岑嘉州”。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客死成都旅舍。

  岑参早期诗歌多为写景、述怀及赠答之作,其中写景的作品较多佳篇。这些诗往往以清丽见长,诗风接近谢□、吴均和何逊,而自有其特色。如“寂寞清溪上,空余丹灶间”(《寻少室张山人》)、“片雨下南涧,孤峰出东原”(《缑山西峰草堂作》)等,幽致俊逸。至于“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暮秋山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更是"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殷□《河岳英灵集》)。

  岑参中年两次出塞,“累佐戎幕,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极征行离别之情。城障塞堡,无不经行”(《唐才子传》)。这两次初赛的经历诗使得岑参诗歌创作题材变得空前开阔,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雄奇瑰丽的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基本色调。如《走马川行》和《轮台歌》,歌颂封常清的战功和唐军的勇武,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把边塞上大自然的剧烈变化,同声势浩大的行军场面融合起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岑参的边塞诗不只写军事行动,他还别开生面地描写了火山云、天山雪,热海水的炙热,瀚海水的奇寒,北风卷地,黄沙入天。有时作者把这些奇异景色同军营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描述,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白雪歌》。此外,他还写了边塞的风习和各族人民的友好相处,征戍者的思乡和将士的苦乐不均,大大开拓了边塞诗的创作题材和艺术境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相关阅读
1 岑参简介20字

岑参的诗歌,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这和高适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缺乏高适诗中那种对士卒的同情。下面 【查看全文】

2 岑参《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唐诗原文注释赏析

《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作品介绍 《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的作者是岑参,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00卷。 《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原文 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 作者:唐·岑参 夫子思何速 【查看全文】

3 岑参的诗歌

岑参诗歌的题材涉及到述志、赠答、山水、行旅各方面,并且在盛唐时代,他写的边塞诗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下面是岑参的诗歌,欢迎阅读。 岑参的诗歌 1、《北庭贻宗学士道别》 【查看全文】

4 《裴将军宅芦管歌》岑参

引导语:《裴将军宅芦管歌》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此诗通过在裴将军宅宴会情景,写芦管声调的美妙动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裴将军宅芦管歌》 岑参 辽东九月芦叶断,辽东小儿采 【查看全文】

5 岑参《胡歌》

引导语:《胡歌》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唐天宝十三载(754年),诗人赴北庭都护府任职于封常清军幕,这首诗作于同年。全诗如下: 胡歌 唐代 岑参 黑姓蕃王貂鼠裘,葡 【查看全文】

6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⑴ 君不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