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至》杜甫

发布时间:2015-02-13 00:00

  宾至

  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

  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

  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

  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

  乘兴还来看药栏。

  杜甫诗鉴赏:

  这处诗作于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草堂,诗题一作“有客”。诗题里的“宾”,当指事先通报“车马”而至的“贵介之宾”,有别于“花径”不扫,“不速”而来的“相知之客”,从选辞上,是“各见用意所在”(陈秋田)的。诗中未确指“宾”之姓名,全诗表现出傲岸语气,且含嘲讽之意,可见此客为诗人尊而不亲甚或不喜见之人。

  一、二句先写延客之状。草堂初建,居幽而地僻,很少造访之人。忽闻通报,有贵客来临,只得循礼恭迎。但“老病人扶”,“再拜”起伏,实感艰“难”。

  诗中明显表现出年迈多病,不胜应酬之苦的不悦。

  三、四句写惊讶之情。“江干”,江边。从上句看,此宾当是耳闻杜甫文名,特通报相访的。为此诗人说,我初到成都,哪有震“惊海内”的“文章”,竟然徒劳“车马”枉驾暂“驻江干”。“岂有”、“漫劳”四字,在这里起了宾主对称作用。我岂有文名,您徒劳过访,运用散文的笔调,驭律诗的对法,傲岸之态可掬,嘲讽之意自见,很能体现杜甫七律诗的特色。

  五、六句写款待之事。上句易“宾”为“客”,既避免与诗题相重复,也为了平仄协调。这句说:你这位“佳客”,入门就“坐”,“淹留”“竟日”,我虽不能盛馔相饷,也算尽礼了。“百年”意同一生。下句说:我一生食“粗粝”,身为“腐儒”,款待不周,还望多多包涵。在自谦中实含自伤之意。

  七、八句特致歉意,兼邀贵客重来。“供给”指酒肴。“药栏”,花药之栏,“看药栏”,即看花。诗人说:如果不嫌“野外”“供给”菲薄,还望“乘兴”

  再“来看”花。这是客套话,也有送客之意。嘲讽之意,隐约可见了。

  此诗诗题虽突出“宾”字,但在写法上,却处处以宾主对举,实际上突出的是诗人自己。从强调“幽栖”少客,迎“宾”为“难”到表明“岂有”文名,漫劳垂访,到如果不嫌简慢,还望重来看花,虽始终以宾主对言,却随处传达出主人公的简傲自负神态。

  “岂有文章惊海内”,“ 百年粗粝腐儒餐”,在杜甫笔下,一为自谦之辞,一为自伤之语,也是诗人自慨平生的深刻写照。


相关阅读
1 杜甫的四大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 【查看全文】

2 杜甫山水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导语:杜甫的诗歌流传下来的共有一千四百余首,这些作品广泛深入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诗史的盛誉,艺术上有很高 【查看全文】

3 杜甫《发秦州》全诗注释赏析

发秦州⑴ 杜甫 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⑵。 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⑶。 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 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幽⑷。 栗亭名更嘉,下有良田畴。 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 【查看全文】

4 古代诗人逸闻趣事之杜甫轶事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古代诗人逸闻趣事之三杜甫轶事 《新唐书》记载: 【查看全文】

5 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此诗作于763年,是诗人准备离蜀东行时,寄给故交李剑州的诗作。诗的前半部分主要写李剑州,真诚地歌颂了他能化俗的政绩,并为他不受重用而鸣不平。 【查看全文】

6 杜甫《绝句》名师翻译_古诗鉴赏

《绝句》翻译 作者:杜甫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名师翻译: 一个如以往一样平常的早晨,诗人披衣而起,不经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