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题玄武禅师屋壁》全诗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15-04-16 00:00

  题玄武禅师屋壁

  杜甫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沧洲。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

  锡飞常近鹤,杯渡不惊鸥。

  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

  注释:

  ⑴玄武禅师屋:是一佛寺,故址在今四川省中江县。玄武禅师是一位和尚的法号。

  ⑵顾虎头:晋代画家顾恺之。

  ⑶沧洲:滨水的地方。古称隐士所居之地。

  ⑷锡飞常近鹤:这是一个典故。梁时,僧侣宝志与白鹤道人都想隐居山中,二人皆有灵通,因此梁武帝令他们各用物记下他们要的地方。道人放出鹤,志公则挥锡杖并飞入云中。当鹤飞至山时,锡杖已先立于山上。梁武帝以其各自停立之地让他们筑屋居住。

  ⑸杯渡不惊鸥:这是画面上画的另一个典故。昔有高僧乘木杯渡海而来,于是称他为杯渡禅师。

  ⑹惠远:东晋时高僧,住庐山。惠,应作“慧”。

  参考译文:

  是哪一年顾恺之在这满壁上画了这一幅隐士居地的风景图?鲜红的太阳映照着石林,云雾缭绕;青天边接着江海,日夜奔流。志公和尚的禅杖飞舞靠近白鹤道人的仙鹤,高僧乘木杯渡海轻快敏捷得连海鸥都不惊动。看了这幅壁画,就好像得到入庐山的道路,真的要随慧远高僧远游。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观赏了玄武禅师寺中的壁画后,一方面再现壁画的内容,一方面抒发观画后的感想。诗以发问开始,赞美满壁幽美的山水画,不知是顾恺之何年所绘,起得很不平常。第二联才以精炼的语言具体地再现出壁画。寥寥十字描绘了一幅青天赤日、江海奔流、石林山岚的雄浑图景,概括力表现力都很高。第三联因为要切合寺院中的壁画这一特点,所以连用《高僧传》中两个典故而毫不显得堆砌。最后表现了一种消极出世的思想。这是因为当时杜甫因兵乱避居梓州,寄人篱下,生活窘困,前途渺茫,所以产生归隐山林的思想。

  这首诗用到了很多和宗教有关的传说典故,将玄武庙中的顾恺之壁画描绘得精彩纷呈,用文字将名家之作刻画得栩栩如生。读者理解这首作品时,需要先明白诗中的典故的意思,然后就可以明白杜甫笔下的这座庙宇的特点。这处庙宇的特点一是年代久远,二是临水而建,三是幽深寂静,四是多有隐者高人居住,这些特点全凭一墙壁画为证。光是这些素材,还不足以看不出此诗主题的最精彩处,加上一个“题玄武禅师屋壁”的题目,全诗的艺术效果就有了独到的地方。读者细细想一下就能体味出诗人下笔时的匠心。


相关阅读
1 杜甫《房兵曹胡马》

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 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 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 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注家一般认为作于开元二十八 【查看全文】

2 出土碑志与杜甫研究论文

摘要: 新出土的碑志当中,直接和间接涉及杜甫其人其诗者不下于20方,这些资料,为探讨杜甫的家世生平、交游经历,解读杜甫的诗歌作品,提供了切实的依据。就家世探源而言,杜 【查看全文】

3 杜甫诗歌中的失对现象

杜甫作为律诗创作的集大成者,将律诗推向巅峰,并赋予七律以创新性,打破了固定的谱式,创成一种拗格律诗。 一、引言 杜甫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以祖父杜审言为荣, 【查看全文】

4 《天末怀李白》杜甫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杜甫诗鉴赏: 这首诗的写作,大致与《梦李白二首》同时。 【查看全文】

5 杜甫的名言名句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那么,杜甫有哪些好的名句呢?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唐杜甫前 【查看全文】

6 杜甫《旅夜书怀》教案

一、背景分析: 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