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洛桥》诗歌鉴赏

发布时间:2015-04-25 00:00

  洛桥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洛桥”,一作“上洛桥”,即天津桥,在唐代河南府河南县(今河南洛阳市)。当大唐盛世,阳春时节,这里是贵达士女云集游春的繁华胜地。但在安、史乱后,已无往日盛况。河南县还有一处名园遗址,即西晋门阀豪富石崇的别庐金谷园,在洛桥北望,约略可见。诗人春日独上洛阳桥,北望金谷园,即景咏怀,以寄感慨。

  它先写目中景。眺望金谷园遗址,只见柳条在春风中摆动,婀娜多姿,仿佛一群苗条的伎女在翩翩起舞,一派春色繁荣的好风景。然后写心中情。面对这一派好景,今日只有诗人孤零零地站在往昔繁华的洛阳桥上,觉得分外冷落,不胜感慨系之。

  显然,诗的主题思想是抒发好景不常、繁华消歇的历史盛衰的感慨,新意无多。它的妙处在于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所造成的独特意境和情调。以金谷园引出洛阳桥,用消失了的历史豪奢比照正在消逝的今日繁华,这样的构思是为了激发人们对现实的关注,而不陷于历史的感慨,发人深省。用柳姿舞腰的轻快形象起兴,仿佛要引起人们对盛世欢乐的神往,却以独上洛桥的忧伤,切实引起人们对时世衰微的关切,这样的手法是含蓄深长的。换句话说,它从现实看历史,以历史照现实,从欢乐到忧伤,由轻快入深沉,巧妙地把历史的一时繁华和大自然的眼前春色溶为一体,意境浪漫而真实,情调遐远而深峻,相当典型地表现出由盛入衰的中唐时代脉搏。应当说,在中唐前期的山水诗中,它是别具一格的即兴佳作。


相关阅读
1 杜甫《洗兵马》

《洗兵马》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日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 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葡萄宫。 已 【查看全文】

2 杜甫《天末怀李白》阅读答案附赏析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释: 天末:天边。 君子:指李白。 憎:忌恨。 过:失 【查看全文】

3 杜甫的秋雨叹赏析

杜甫唐七言古诗:《秋雨叹(三首其二)》原文: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辩,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绸,想许 【查看全文】

4 杜甫《洗兵马》诗歌鉴赏

洗兵马 杜甫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 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餧肉蒲萄宫。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 【查看全文】

5 杜甫《梦李白·其二》赏析

梦李白其二 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查看全文】

6 杜甫诗《哀江头》原文翻译赏析

哀江头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