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老妇出门看( ) 老妪( ) 力虽衰( ) 如闻泣幽咽( )
不胜簪( ) 决眦( )
2、填空:
① 《望岳》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其《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________、西岳________、南岳________。
② 《石壕吏》按体裁分,为________古风,按表达方式分,是________诗。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造化钟神秀(聚集)
B、家书抵万金(值,相当)
C、浑欲不胜簪(混乱)
D、二男新战死(最近)
4、下列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指首都的沦陷,此处将“国破”与山河在”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广阔的内容。
B、“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色满城,令人引起对往日京都风月繁华的怀念,也暗示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以让我们看见,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簪,使诗意更浓,而且把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立于纸面。
(一)语段点将: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
2、“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原指古代边境地区设置烽火台,发现敌情,常烧柴禾升起烟火作为警报,这里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说说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迁移过关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
2、这首诗中最能体现早春景色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将早春细雨下的景色与烟柳满街的景色作________,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能表现这首诗的意境的一项是( )
A、清新自然
B、壮阔雄奇
C、含蓄蕴藉
D、慷慨悲凉
【阅读答案】
1、kān yù shuāi zàn zì
2、① 杜工部集 杜甫 泰山华山 衡山 ② 五言 叙事
3、C
4、B
(一)1、唐 杜甫
2、战争
3、残破凄凉
4、见“要点详析”
(二)1、七言绝句
2、草色遥看近却无
3、对比 早春郊野景色的美丽迷人
4、A
相关阅读
1 《望岳》的颈联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诗篇,关于《望岳》的颈联写的是什么? 颈联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只有细加推敲,才能理解作者的创意。否则 【查看全文】
2 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歌鉴赏赠卫八处士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查看全文】
3 杜甫《春宿左省》翻译及赏析古诗: 《春宿左省》 作者: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注释 : 1、掖垣:因门下省、中书省地 【查看全文】
4 关于杜甫《月夜》的赏析推荐杜甫唐五言律诗:《月夜》原文: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参考注释: ①闺中:内室,这 【查看全文】
5 杜甫《蜀相》译文及注释《蜀相》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 【查看全文】
6 杜甫《登高》 赏析杜甫的《登高》不但富有形象性,而且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便跃然纸上。下面我们就对其进行赏析吧。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