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头》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哀江头》赏析:
在这首诗里,诗人流露的感情是深沉的,也是复杂的。当他表达出真诚的爱国激情的时候,也流露出对蒙难君王的伤悼之情。这是李唐盛世的挽歌,也是国势衰微的悲歌。全篇表现的,是对国破家亡的深哀巨恸。
“哀”字是这首诗的核心。开篇第一句“少陵野老吞声哭”,就创造出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后面写春日潜行是哀,睹物伤怀,忆昔日此地的繁华,而今却萧条零落,还是哀。进而追忆贵妃生前游幸曲江的盛事,以昔日之乐,反衬今日之哀;再转入叙述贵妃升天,玄宗逃蜀,生离死别的悲惨情景,哀之极矣。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的表现。“哀”字笼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邈。
相关阅读
1 诗人杜甫简介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一个北方的大士族。关于诗人杜甫,大家了解吗? 生平 年少优游 杜甫因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 【查看全文】
2 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杜甫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不仅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而且贯穿于他的一生。对后人形成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情感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忧患意识在杜甫诗歌中的体现 (一)杜甫 【查看全文】
3 杜甫《春夜喜雨》教学设计及反思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设计侧重从搜集资料,潜心品读、吟诵、想象拓展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围绕好雨这一文眼,诵读感悟,品读文本,读 【查看全文】
4 杜甫诗作《登岳阳楼》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2通过学习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并进一步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风格。 3学会通 【查看全文】
5 杜甫诗歌“诗史”性导语: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人生逢乱世,大唐由盛转衰,兵戈扰攘,民不聊生,国家和民族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查看全文】
6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杜甫唐诗鉴赏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杜甫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 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豫章翻风白日动, 鲸鱼跋浪沧溟开。 且脱佩剑休徘徊。 西得诸侯棹锦水, 欲向何门趿珠履? 仲宣楼头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