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四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诗人经过一段较长时的东川漂流,因严武再次镇蜀而重返成都草堂,此时他的心情特别舒畅,面对一派生机的春景,不禁欣然命笔,将所见所感,随意收入诗篇,四首绝句一挥而就,是杜诗中寓情于景的佳作。其中第三首最为著名,曾作为唐诗名篇选入了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创作背景
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春,杜甫因严武再次镇蜀而重返成都草堂,其时,安史之乱已平定,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诗人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兴到笔随,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这四首诗就是杜甫初归草堂时所写的一些绝句诗,包括其中的《绝句四首》。明末王嗣奭《杜臆》说“是自适语”,“盖作于卜居草堂之后,拟客居此以终老,而自叙情事如此。
作品原文
绝句四首 杜甫
其一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①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②吃,松高拟对阮生②论。
其二
欲作鱼梁③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④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其三
两个黄鹂⑤鸣翠柳,一行白鹭⑥上青天。
窗含⑦西岭⑧千秋雪,门泊东吴⑨万里船。
其四
药条药甲⑩润青青,色过棕亭⑪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⑫怯成形⑬。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 行椒:成行的椒树。
② 朱老、阮生:杜甫在成都结识的朋友,喻指普普通通的邻里朋友;后世常用,“阮生朱老”或“朱老阮生”作为咏知交的典故。
③ 鱼梁:筑堰拦水捕鱼的一种设施,用木桩、柴枝或编网等制成篱笆或栅栏,置于河流中。但因为这里的水势险恶(“青溪先有蛟龙窟”),所以有“竹石如山不敢安”之说。
④ 青溪:碧绿的溪水;
⑤ 黄鹂:黄莺。
⑥ 白鹭:鹭鸶,羽毛纯白,能高飞。
⑦ 窗含。是说由窗往外望西岭,好似嵌在窗框中,故日窗含。
⑧ 西岭: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这是想象之词。
⑨ 东吴:指长江下游的江苏一带。成都水路通长江,故云长江万里船。
⑩ 药条、药甲:指种植的药材。王嗣爽《杜臆》说:“公常多病,所至必种药,故有“种药扶衰病”之句。
⑪ 棕亭、草亭:言药圃之大。杜甫患多种疾病。故所到之处需种药以疗疾。
⑫ 隙地:千裂的土地。
⑬ 成形:指药材之根所成的形状,如人参成人形,茯苓成禽兽形,等等。
白话译文
(一)
厅堂西边的竹笋长得茂盛,都挡住了门头,堑北种的行椒也郁郁葱葱长成一行却隔开了邻村。看到园中即将熟的梅子,便到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看到堂前的松树,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荫下尽情地谈古论今。
(二)
原想筑个鱼梁忽然乌云盖住了急流,随后又惊讶四月的雨声如此凄寒。也许这青溪里面早有蛟龙居住,筑堤用的竹石虽堆积如山也不敢再去冒险。
(三)
黄鹂在新绿的柳条间叫着春天,成双作对好喜庆;白鹭排成行迎着春风飞上青天,队列整齐真优美。那西岭的雪峰啊,像一幅美丽的画嵌在窗框里;这门前的航船啊,竟是从万里之外的东吴而来。
(四)
药草的枝叶长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颜色越过棕亭蔓入草亭。“苗满空山”的美誉我愧不敢当,只怕它们根居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
相关阅读
1 杜甫赞美秋天的诗句
杜甫,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句,主要都是抒发自己的情怀,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杜甫赞美秋天的诗句,一起感受吧! 杜甫赞美秋天的诗句【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年代: 唐 【查看全文】
2 《送远》杜甫杜甫 带甲满天地, 胡为君远行! 亲朋尽一哭, 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 关河霜雪清。 别离已昨日, 因见古人情。 杜甫诗鉴赏 杜甫乾元二年(759)离秦州,此时不言所送,盖自送(浦 【查看全文】
3 赠花卿 杜甫赠花卿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译文: 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 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 【查看全文】
4 杜甫《曲江对雨》《曲江对雨》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 【查看全文】
5 杜甫诗词《醉时歌》的诗意赏析《醉时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叙述自己和郑虔的不幸遭遇,诗中充满了嘲笑和自嘲。全诗可分四段:首段是先嘲郑虔;次段是嘲自己,实际上也就是嘲笑世人;第三段则举出 【查看全文】
6 杜甫是个穷光蛋么似乎不少人有这样一种观念:只有把杜甫的人生说得很穷困很悲惨,才是对杜甫的尊重与理解。其实,这种观念不但是错误的,而且也是危险的。不尊重事实,必然会导出背离人性、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