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今年适逢杜甫诞辰1303周年。最近,杜甫突然爆红网络,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杜甫图像被恶搞,正在仰天沉思的杜甫被加了几笔涂鸦,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时而推车在超市购物……网友戏称“杜甫很忙”。关注杜甫是好事,如此丑化杜甫虽出于游戏心态,没有太多恶意,也并非是为了侮辱杜甫,但我们有责任去了解一个真实的杜甫。
一生不娶小老婆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一生系念国家安危,关注民生疾苦,为历代士人景仰。王安石在一首题杜甫画像的诗中说:“惟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他希望杜甫能起死回生,自己当跟班就不错。
南宋理学家朱熹评品人物十分苛刻,能入他老人家法眼的人不多,几千年的历史只有五个人够格:诸葛亮、颜真卿、杜甫、韩愈、范仲淹。这当中,杜甫是惟一在政治上无甚建树的。
杜甫留传后世的1500首诗歌,诗艺精湛,影响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梁启超却称杜甫为“情圣”。
不说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只说他一生对妻子忠贞不渝之情,“情圣”两字,他受之无愧。
在历代诗人当中,他诗中“妻”字出现的频率几乎是最高的,出现“老妻”、“瘦妻”、“妻孥”的地方有二十多处。
“夫为妻纲”,孔子和孟子两位老人家都休过老婆,一般文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觉得太看重老婆,是件没面子的事,即使心底里特别疼老婆,也不敢直接写到诗里面去。
这和杜甫一生不娶小老婆一样,非常难得。
有人说杜甫一生不娶小老婆是条件不允许,因为诗人连肚子都填不饱,哪里还有能力“花心”?其实,在三十五岁以前,杜甫并不穷愁潦倒,他的日子还是比较好过的。
杜甫出身官宦之家,先祖是三国名将杜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的著名诗人,父亲历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母亲出自当时的名门望族清河崔氏。
每一代都有人在朝中为官,杜甫曾自豪地称他们家祖传的职业就是当官。
无房不得不晚婚
杜甫小时候特聪明特顽皮。
他七岁出口成诗,能开口咏出写凤凰的诗歌,九岁时苦练大字,废掉的纸有一口袋。
十五岁时,写诗就小有名气了,能得到前辈们的褒扬,然而他还是像小孩子一样顽皮,每天要爬树,似乎犯了瘾,一发不可收,他写诗回忆说:“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可见爬树技术相当了得。另外,他非常喜爱武术,击剑骑马射箭无所不习,自称“酒酣击剑蛟龙吼”,并非我们印象中那种多愁多病、文弱瘦削的形象。
青年时期的杜甫衣食无忧,周游天下,喝酒打猎,生活可以称得上放荡无拘,春天登高唱歌,冬天呼鹰狩猎,喝高了看世人,个个都是俗物(“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二十五岁这年他登泰山,豪气万丈地吟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句子。
一直玩到三十岁,杜甫才在洛阳娶十九岁的杨氏为妻,这在古代是标准的晚婚。
他的岳父是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县)司农少卿杨怡,司农负责掌管钱粮,相当于现在县财政局的副局长。
杜甫为什么这么晚才结婚?很可能是因为房子的问题,他浪荡了那么久,才在洛阳北边置了个住处,这住处的名字叫“陆浑庄”,不光有房子还有耕地可以出租。作为“庄主”的杜甫,可以收租度日。
有人说杜甫当时建的房子是窑洞,杜甫曾和妻子参与了开窑挖洞的过程,这不太可能。好歹杜甫老爸做过兖州司马(相当于副市长),岳父又是司农少卿,新婚怎能让妻子住窑洞?这样岂不是太没面子?
对杨氏一往情深
杨氏跟杜甫结婚后,至少生过七个儿女。
杨氏长得怎样,我们姑且想象她是一位气质高雅的大美人,漂亮又贤惠。
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把妻子儿女安顿到鄜州之后,自己去投奔肃宗,被叛军俘获。
他是那样思念妻儿,写下一首《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是杜甫写给妻子的情诗。
不说自己思念妻子,而说妻子思念自己,满脸泪痕如梨花带雨,月寒玉臂了也不肯就寝。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雾为什么是香的?因为美人把雾给熏香了,云鬟与玉臂,更给人惊艳的想象,须知那时候诗人已经四十五岁,妻子已经三十四岁,早已是几个孩子的母亲,且常常饥不果腹,憔悴消瘦,不太可能是风韵犹存的美妇了。
杨氏人到中年,但在杜甫眼中仍如新婚燕尔时那样美丽,最重要的是,杜甫这一生对杨氏一往情深。
同时代的诗人高适对朋友说:“到家但见妻与子,赖得饮君春酒数十杯,不然令我愁欲死。”高适对妻子似乎有了审美疲劳,很烦看见她,如果不是到朋友那里开怀畅饮,恐怕早愁死了。杜甫从来没有把妻子当累赘,因为杨氏善解人意,他们有共同语言,夜阑人静,杨氏默默倾听丈夫的苦闷,多少安慰多少无奈,都化成双方共同的一声悲叹(“回首共悲叹”)!
相关阅读
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的人生观
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出发,探索杜甫的人生观,我们会看出他忧国忧民的个人感情。 杜甫的人生观是奋发向上的。从他的诗中,我们读不到那种消极人生的颓废思想。从《茅屋为秋 【查看全文】
2 杜甫诗词《咏怀古迹五首》(其二)的诗意赏析《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这五首诗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的古 【查看全文】
3 杜甫诗词《野望》的诗意赏析《野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出城野望,表面上一派清旖景色,潜藏在下面的却是海内风尘。忧国伤时,想起诸弟们流离分散,自己孓然身在天涯,未来就更见艰 【查看全文】
4 杜甫《登高》写景技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情景交融是中国文学追求的境界。诗是主情的,作为抒情的常用载体景物描写,在古诗中,被中国古代文人运用得出神 【查看全文】
5 杜甫:《新婚别》 赏析导语: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1]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 【查看全文】
6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翻译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文解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