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月圆》阅读解析

发布时间:2015-10-06 00:00

  月 圆①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③缺:指月圆。③列宿:众星。

  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4分)

  答案: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解析:只需要概括,不要分析;先要判断“几幅”,前三联一句一景,六句就是六个画面,关键的是要用准确的词语概括,如第一句:天空一轮孤月,清辉洒满楼宇;意思是对的,但语言上就不如“孤月当空,清辉满楼”简洁。

  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4分)

  答案: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的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该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盼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解析:先要分清虚实,“故园松桂发”是诗人的想象,属虚写,但这又是符合时令特点,虚中又有实;

  “万里共清辉”是对眼前景的描写,是实,但思念的人又在远方,实中又有虚。二是表达效果的分析,这是关键。


相关阅读
1 杜甫诗《江村》原文赏析

《江村》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律。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当时作者的成都草堂刚刚建成,作者便作此诗借景抒怀,表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首联描写环境,一 【查看全文】

2 杜甫古诗的人民性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用大量诗歌抒写人民生活,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用自己的一生写作了一千四 【查看全文】

3 杜甫唐诗《宾至》

《宾至》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直叙情事,描写作者于僻居老病之中有贵客不期而至而竭诚款待情事。 《宾至》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 【查看全文】

4 杜甫诗词《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的诗意赏析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前期的作品,是杜甫在天宝十一年(752年)秋天登慈恩寺塔写的。此诗通过登临高塔之所见所想,表达对政治时局的忧虑和感慨。全诗有景 【查看全文】

5 《空囊》杜甫唐诗鉴赏

空囊 杜甫 翠柏苦犹食, 明霞高可餐。 世人共鲁莽, 吾道属艰难。 不爨井晨冻, 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 留得一钱看。 杜甫诗鉴赏 乾元二年(759) ,杜甫弃官由华州寄居秦州同谷 【查看全文】

6 《杜甫诗三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你们好!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的诗感时伤世;他的诗忧国忧民;他的诗沉郁顿挫;他的诗也壮志豪情。他就是被尊称为诗圣的杜甫。 一、说教材 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