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漫成一首》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15-10-06 00:00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问题:

  1.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2.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参考答案:

  1、C 【第二句没有写动,且鱼的大小未明】

  2、C


相关阅读
1 杜甫《丽人行》诗歌鉴赏

丽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查看全文】

2 杜甫诗歌的文化精神

杜诗主要体现了儒家文化精神,具体是什么呢?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青少年时期,杜甫生活在以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河洛文化氛 【查看全文】

3 杜甫的诗歌之月夜忆舍弟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词句注释 舍弟:家弟。 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 【查看全文】

4 杜甫诗词《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的诗意赏析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送好友严武的诗作。此诗既赞美严武,也发出他自己寂寞养残生的叹息。诗意在送严武奉召还朝。诗人曾任严武幕僚,深得严武关怀,所 【查看全文】

5 登高习俗与杜甫的《登高》诗赏析

古人喜欢登高,或登山,或登台,或登楼,而且“登高必赋”,留下了不少名篇。 《韩诗外传》卷七:“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山必赋,小子歌者 【查看全文】

6 杜甫《北征》全文赏析

导语:北征这首长篇叙事诗是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载(757)闰八月写的,共一百四十句。它象是用诗歌体裁写的陈情表,是这位在职的左拾遗向肃宗皇帝汇报自己探亲 路上及到家以后的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