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及注释
译文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注释1.岳:此指东岳泰山。2.岱宗...查看全文...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查看全文...
简析
这是杜甫现存作品中最早的一首。大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第一次游齐赵时,诗人当时是二十五岁。这是一首气势宏大的写景诗,展示巍峨秀丽的泰山景观。诗中洋溢着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青年时代胸怀大志,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精神。前人于此诗评赞颇多,"齐鲁青未了"...查看全文...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查看全文...
相关阅读
1 中外人物传记《杜甫传》原文
《杜甫传》详细介绍了诗圣杜甫的一生及成就,下面是中外人物传记《杜甫传》原文,欢迎阅读了解。 《旧唐书·杜甫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查看全文】
2 杜甫诗词中的老妇形象杜甫诗歌中塑造了众多鲜明的女性形象,那么杜甫诗词中的老妇形象是怎样的呢? 杜甫号称诗史。他的诗歌堪称是描绘唐代中期社会生活的一副历史画卷。在这幅长卷中出现的女性人物 【查看全文】
3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鉴赏: 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 【查看全文】
4 杜甫《乐游园歌》唐诗鉴赏导语: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 ,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 【查看全文】
5 杜甫写雨诗的艺术特色导语:杜甫风雨漂泊的一生,写了很多关于雨的诗句,他笔下的雨千姿百态,有春雨、夏雨、秋雨、冬雨、朝雨、夜雨、山雨、峡雨、楼雨、江雨、飞雨等等,不论哪种雨,杜甫都能抓 【查看全文】
6 翻译注释作者原文杜甫《悲青坂》作品介绍 《悲青坂》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6卷第44首。公元756年(天宝十五载)旧历七至十月间,唐军与安禄山叛军之间打了两场大的战役,唐军力所不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