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遣怀》原文

发布时间:2016-10-31 00:00

  引导语:《遣怀》由 杜牧 创作,被选入《 唐诗三百首 》。《遣怀》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代表作品之一。全诗如下:

  《遣怀》

  作者: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注解】

  落魄:仕宦潦倒不得意,飘泊江湖。魄一作拓。楚腰:指细腰美女。《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楚腰:楚灵王好细腰的典故。这里均指扬州娼妓。

  掌中轻: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飞燕外传》)。

  十年:一作三年。

  青楼:旧指精美华丽的楼房,也指妓院。薄幸:薄情。

  【韵译】

  飘泊江湖生活潦倒,常常载酒而行。放浪形骸沉溺美色,欣赏细腰轻盈。

  十年扬州不堪回首,竟是一场春梦;留连青楼,只落得个薄情郎的声名。

  【遣怀词义】

  遣怀(qiǎn huái ):犹遣兴。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香山·达道》:“白氏集中,颇有遣怀之作,故远道之人,率多爱之。”元 元怀《拊掌录》:“公文采甚奇,但前次被公喫了酒,后极索寞,今次不敢相留,留此酒以自遣怀。”清 恽敬《<坚白石斋诗集>序》:“是故愁苦可以遣怀,欢娱亦可以致感,知此者,可以读坚白石斋之诗矣。”清 毛秀惠《乙卯秋外赴金陵省试不售诗以慰之》:“重阳风雨滞幽斋,失意人难作遣怀。”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杜牧在黄州刺史任上,为追忆十年前的扬州岁月而作。杜牧于文宗大和七年至九年(833-835年)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府任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

  当时他三十一、二岁,颇好宴游。他在扬州期间,与青楼女子多有来往,诗酒风流,放浪形骸。故日后追忆,乃有如梦如幻、一事无成之叹。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约852年)唐代诗人,汉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 李商隐 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 杜甫 、 韩愈 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

  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

  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相关阅读
1 《村行》杜牧

杜牧《村行》人所描绘的柔桑 、村坞、垂柳、塘雨、蓑衣、牧童、 耕牛、篱笆、村女、主人、鸡黍等,都是美好的田园风光。 村行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 【查看全文】

2 杜牧《泊秦淮》阅读练习

杜牧的《泊秦淮》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艺术构思颇具匠心,写景、抒情、叙事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 【查看全文】

3 小学语文:杜牧《山行》教案

引导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的《山行》全诗构思新颖,这是小学必学古诗,下面为大家分享一篇杜牧《山行》的教案,供各位老师参考。 教材简介: 杜牧的《山行 【查看全文】

4 杜牧七律艺术风格

杜牧是晚唐重要的诗人,除了绝句以外,他的七言律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本文从俊爽和拗峭两方面具体论述了杜牧七言律诗的艺术风格。 杜牧是晚唐非常重要的诗人,他和李商隐并称 【查看全文】

5 杜牧赠别赏析例文

赠别这首诗是杜牧的名作之一,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赠别赏析,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作品注释: 多情 【查看全文】

6 杜牧《清明》诗句解析

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律诗,见于《诗经》。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杜牧《清明》诗句解析,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清明》 杜牧 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