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
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
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
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
枫叶落纷纷。
李白诗鉴赏:
牛渚,是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北端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诗题下有原注说:“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据《晋书·文苑传》记载:
袁宏少时孤贫,以运租为业。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秋夜乘月泛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他自己的咏史诗,非常赞赏,于是邀宏过船倾谈,直到天明。袁宏得到谢尚的赞誉,从此声名大著。题中所谓“怀古”,就是指这件事。诗人借此诗表达渴求知音的心情。
“牛渚西江夜”从南京以西到江西境内的一段长江,古代称西江。首句开门见山,点题“夜泊牛渚”。
次句写牛渚夜景,大处落墨,“青天无片云”展现出一片碧海青天、万里无云的境界。寥廓空明的天宇,和苍茫浩渺的西江,在夜色中溶为一体,越显出境界的空阔渺远,而诗人置身其间时油然而生的悠然神远也就自然融合在里面了。
三、四句由牛渚“望月”过渡到“怀古”。谢尚乘月泛江遇见袁宏月下朗吟身处空凋渺远之境,最易生出对古今之事的联想,这一富于诗意的故事,与诗人眼前所在之地(牛渚西江)、所接之景(青天朗月)
相一致,因此,“望”、“忆”之间,虽有很大跳跃,读来却感到非常自然合理。“望”字当中就包含有诗人由今及古的联想和没有直接阐明的意念活动。“空忆”的“空”字,暗引下文。
诗人别有会心,从这桩历史陈迹中发现了一种令人向往追慕的美好关系—— 贵贱的悬殊,丝毫没有妨碍心灵的相通;爱才之心,可以打破身份地位的壁障。
而这,正是诗人在当时现实中求之而不可得的。诗人的思绪,从眼前的牛渚秋夜景色联想到往古,又由往古回到现实,情不自禁地发出“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的感慨。意思是说自己也象当年的袁宏那样,富于文学才华,只可惜象谢尚那样的人物却不可复遇了。“不可闻”回应“空忆”,寓含着世无知音的深沉感喟。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末联宕开写景,想象自己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仿佛是无言地送别寂寞离去的行舟。秋色秋声,进一步传达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
诗意明朗而单纯,却具有一种令人神远的韵味。
清代主神韵的王士禛将这首诗和孟浩然的《晚泊浔阳望香炉峰》作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典型,认为“诗至于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这首诗,写景的疏朗有致,不主刻画,迹近写意;写情的含蓄不露,不道破说尽;用语自然清新,力避雕琢;以及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的手法等等,都有助于造成一种悠然不尽的神韵。
李白的五律,不以锤炼凝重见长,而以自然明丽为主要特色。这首诗“无一句属对,而调则无一字不律”(王琦注引赵宦光评),行云流水,纯任天然。这本身就造成一种萧散自然、风流自赏的意趣,适合表现抒情主人公那种飘逸不群的性格。诗的富于情韵,也得益于这一点。
相关阅读
1 登金陵凤凰台中心论点
《登金陵凤凰台》是李白集中为数不多的七言律诗之一,全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原文】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 【查看全文】
2 李白《清平调》诗歌鉴赏李白(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 【查看全文】
3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李白唐诗鉴赏《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给友人元丹丘的一首歌行诗。这首诗吟颂的是黄河中游峡谷段的壮观景色,貌似游仙诗,实则咏物抒怀。全诗以浪漫的笔法,将奇伟的山 【查看全文】
4 李白 古朗月行《古朗月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查看全文】
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全诗赏析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的诗许多是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查看全文】
6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鉴赏导语: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下面小编为你介绍《行路难》其一的解释和赏析,更多内容请留意应届毕业生网。 原文: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