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寄崔侍御》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04 10:02

  寄崔侍御

  盛唐李白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

  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二年(753年),时诗人离东鲁家南游吴越。崔侍御,即崔成甫,李白的好友,曾任校书郎、摄监察御史。②敬亭:指敬亭山。

  1.李白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请作简要概括和分析。(5分)

  2.这首诗在抒发情感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其中的两种,然后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①对故乡的思念。“去国”即远离家乡,“长为不系舟”是指飘泊天涯;“独怜一雁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是痛惜自己如孤雁南飞离家越来越远、羡慕双溪能流向家的方向。②对朋友的感激与不舍。“高人屡解陈蕃榻”是说崔侍御多次解榻相待;“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即言与友人离别,有如敬亭山的秋叶将在秋风中各奔东西,不舍之情溢于言表。(答出抒发的情感每一个给1分,共2分;能准确地概括和分析给3分。)

  2、①寓情于景:宛溪“霜夜”听“猿愁”,凄冷之夜,猿猴哀鸣,一片凄凉,很好地烘托出思家之愁,飘泊之苦。②用典:“陈蕃榻”化用典故,感激朋友的热情关照。③比喻:用“不系舟”比喻浪迹江湖、飘泊不定的诗人。④对比:“一雁南飞” 与“双溪北流”对比,借以表达思乡之愁,飘泊之苦。(每点3分,能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6分。能自圆其说者亦可酌情给分。)

  翻译:

  宛溪霜夜,猿声凄厉,听者伤心。此身长期离开故土,仿佛是不系缆绳的孤舟。

  看到一只孤独的大雁飞向南海,怎么不叫人心酸?真羡募宛溪的双溪也知道向北方奔流。

  高尚的你多次为我解下陈蕃榻,招待得很不错。我这个匆匆过客却以难登上谢脁楼。

  我们如同秋天的落叶,寒风一起,便要从敬亭山飘落到各自的归宿。

  赏析:

  李白《寄崔侍御》该诗是李白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冬在金陵(今江苏南京)时所作。此诗格律尽管不是十分严整,也算是李白集中为数不多的七言律诗之一。诗中主要表达作者对崔侍御的谢意与别情,表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情谊。


相关阅读
1 《李白 北风行》翻译及赏析

北风行 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 【查看全文】

2 《静夜思》李白唐诗鉴赏

《静夜思》鉴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文解释】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 【查看全文】

3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孟浩然之广陵》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诗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孟浩然从湖北到广 【查看全文】

4 李白诗词《菩萨蛮》的诗意赏析

《菩萨蛮①》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王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注释: ①近水杨宁益《零墨新笺》考证《菩 【查看全文】

5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唐诗鉴赏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鉴赏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查看全文】

6 李白《客中作》全诗翻译

《客中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一反游子羁旅乡愁的古诗文传统,抒写了身虽为客,却乐而不觉身在他乡的乐观情感,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并从一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