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鉴赏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文解释】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猛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排遣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词语解释】
高楼:即题“谢朓楼”,南齐诗人谢朓官宣城(即宣州,今属安徽)太守时所建。
蓬莱:指秘书省。李白族叔李云官秘书校书郎。
清发:清新秀丽。
逸兴:超逸的意兴。
散发:不戴冠簪子。指散漫无拘束。
扁舟:小船。弄扁舟,指归隐江湖。
【诗文赏析】
身在浊世,烦恼剪不断理还乱。当诗人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产生矛盾之时却又无法发泄。可贵的是作者虽然精神上承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却并未因此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正如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了高昂乐观的音调。
诗中蕴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完美结合。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752)。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将进酒 【查看全文】
2 李白诗词赏析《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是一首情意绵长的思乡曲。这是一个偶然的机遇中所触动的思乡。从第一句的询问口气中 【查看全文】
3 李白诗词赏析《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歌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说明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季 。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正应了 【查看全文】
4 李白春思《春思》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思》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心绪的诗。开头两句以 【查看全文】
5 李白《天马歌》译文及注释《天马歌》既是咏天马,也是喻李白自己,二者浑然一体,声情并茂,表现了李白的二重性格,是一首成功的咏物诗。 天马歌 李白 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 嘶青云,振绿发 【查看全文】
6 山中问答 李白《山中问答》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山中问答》赏析: 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以问答形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