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古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5-04-01 00:00

  《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创作的组诗。李白一生中多次游秋浦,这组五言诗大概是诗人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漫游至秋浦,逗留期间所写。组诗内容丰富,艺术高超,尤其是《秋浦歌·白发三千丈》,更是脍炙人口。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注释:

  秋浦歌:天宝十三载(754),李白流寓秋浦时所作的组诗,共十七首,这是第十五首。

  秋浦:今安徽贵池县西南一浦,产银产铜。

  缘愁:因为愁。

  缘:因为,指因为愁思有那么长。

  似:象。

  个:这样。又作“箇”。

  秋霜:指白发,形容头发象秋天的霜一样白。

  译诗:

  (我)头上的白发足足有三千丈(长),只因愁思无穷无尽也像这样长。不知道在明亮的镜子里的我,从什么地方得来这满头苍苍白发?

  赏析:

  这是一首抒愤诗。诗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把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发挥了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箇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尤为新奇”,“兴中有比,意味更长”(同上)。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怎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

  一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去,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二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青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三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四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五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六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七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八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九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十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莺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问秋浦,猿声碎客心。

  十一

  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 山花拂面香。

  十二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十三

  禄水净素月,月明白莺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十四

  炉火照天地,飞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气歌曲动寒川。

  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十六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十七

  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闇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相关阅读
1 李白诗词《月下独酌》鉴赏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查看全文】

2 李白的“汉朝情结”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清新俊逸,充满着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和宏达蓬勃的盛唐气象。 汉、唐是中国封建社会两个大一统的王朝,在世人心中经常把汉 【查看全文】

3 长干行 李白

《长干行》 作者: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 【查看全文】

4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全诗翻译赏析

子夜吴歌 李白 秋 歌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冬 歌 明朝驿使发, 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 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 【查看全文】

5 任性而浪漫的李白

中国诗词渊远流长,仅就唐宋而言,也有悲壮的陈子昂,沉郁的杜甫,超脱的王维,深情的李商隐,凄愁的李清照,悲怆的辛弃疾,多情的柳三变在历史的丰碑上,他们的名字各放异彩 【查看全文】

6 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全诗赏析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是李白写自己夜登城西楼所见所感,慨叹人世混浊,知音难遇,以即景抒怀的手法,表达了李白对南齐诗人谢朓的崇敬和追慕之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