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曲⑴
李白
渌水明秋日⑵,南湖采白萍⑶。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⑷。
注释:
⑴渌水:清澈的水。《渌水曲》本古曲名,李白借其名而写渌水之景。
⑵明秋日:在秋天的阳光下发亮。
⑶南湖:即洞庭湖。白苹:亦作白萍,水中浮草。
⑷杀:用在动词后,表示极度。荡舟人:这里指思念丈夫的女子。《史记·齐太公世家》:桓公与夫人蔡姬戏舟中。蔡姬习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
译文:
清澈的湖水在秋天的太阳光下发着亮光,我到洞庭湖采白苹。
荷花姿态娇媚,好像有话要对我说,却愁坏了我这个摇船人。
简析:
此诗写采白蘋的女子因见荷花的美丽而引起思念丈夫的愁情。
首句写景。言秋日里,湖水非常清澈。次句叙事,言女子采白蘋。三四两句写采白蘋的女子,因见荷花晶莹娇嫩,想到自己正当盛年,貌美如花而无丈夫陪伴,故而愁苦难耐。
鉴赏:
此诗描写的是一幅迷人的胜似春光的秋景。首句写景,诗人就其所见先写渌水,南湖的水碧绿澄彻,一至映衬得秋月更明。一个“明”字,写出南湖秋月之光洁可爱。次句叙事,言女子采白苹。三、四两句构思别致精巧,“荷花”不仅“娇”而且“欲语”,不特“欲语”而且十分媚人,一至使荡舟采苹的姑娘对她产生妒意。这两句诗,选词甚妙,设境奇绝,把荷花写活了,把境界写活了。末两句诗写出典型的南方秋景,不仅无肃杀之气,无萧条之感,而且生气勃勃,胜似春日;从景色的描写,表现出诗人愉悦的情绪。
对此诗的理解,也有人认为是写一位男子在劳作中对爱人的思念。按这样理解,这首诗就与《诗经》开篇《国风·周南·关雎》极为相似,它们都选择了渌水荡舟的背景。不过《关雎》中或愁或思,或得或喜,都溢于言表;而这首《渌水曲》虽也直言“愁杀”,但语气隐忍克制,如雾里看花,热泪欲零还住。《关雎》中由思而愁,由得而喜,情节十分完整,意态高雅,从容而颇具富贵气象;而《渌水曲》则似唯有无边愁怨,不着际涯,正是抉择其寂寞凄凉之状。《关雎》中,哀止于“反侧”;《渌水曲》中,心含悲凄仍不忘劳作,都可谓哀而不伤。
相关阅读
1 李白写的不是诗,是寂寞
李白是中华历史上少有的奇才。他性情任侠豪放,既抱定济苍生辅社稷安黎元的志向,又向往神仙的逍遥自在生活,加之豪放、率性、傲王候的个性,不能随俗入世。这就注定了李白一 【查看全文】
2 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翻译赏析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李白 客从长安来, 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 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 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 连山起烟雾。 注释: ① 金乡:今属山东。韦八:诗人朋友。 【查看全文】
3 李白写月亮的诗李白有“诗仙”之称,那么关于李白的诗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李白写月亮的诗,欢迎阅读!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 【查看全文】
4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所写的金陵凤凰台,故址在今天的南京城西南。关于该诗要如何赏析呢? 登金陵凤凰台 ① [唐]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② ,晋代衣冠成古丘 ③ 【查看全文】
5 李白《秋下荆门》原文赏析《秋下荆门》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写于李白第一次出蜀远游时。诗中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秋日出游的愉悦心情,也表达了作者意欲饱览祖国山河而不惜远走他乡的豪情与 【查看全文】
6 李白《山中问答》诗歌鉴赏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 诗的第一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前句起得突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