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相和歌辞·婕妤怨》全诗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15-04-17 00:00

  相和歌辞·婕妤怨

  李白

  月皎昭阳殿,霜清长信宫。

  天行乘玉辇,飞燕与君同。

  更有留情处,承恩乐未穷。

  谁怜团扇妾,独坐怨秋风。

  古诗概述:

  这首诗以一个失宠宫妃的眼光和口吻,描写她见到一个新得宠的宫妃的得意场面后,所产生的心理活动。

  婕妤怨,乐府楚调曲名。《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八·班婕妤》宋郭茂倩题解:一曰《婕妤怨》……《乐府解题》曰:《婕妤怨》者,为汉成帝班婕妤作也。婕妤,徐令彪之姑,况之女。美而能文,初为帝所宠爱。后幸赵飞燕姊弟,冠于后宫;婕妤自知见薄,乃退居东宫,作赋及《纨扇诗》以自伤悼。后人伤之而为《婕妤怨》也。又因班婕妤失宠后,奉养太后于长信宫,故唐人乐府又名《长信怨》。参阅《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

  诗文注释:

  婕妤:这里指班婕妤,班固的姑姑。曾得到汉成帝的宠幸。赵飞燕姐妹入宫后,失宠,自请到长信宫侍奉太后。

  建章:宫名。

  昭阳:汉文帝所居之处。

  花枝:喻美丽的嫔妃宫女。

  凤管:乐器名。

  承恩:受皇上宠爱。

  双蛾:女子修长的双眉。借指美人。

  诗词译文:

  一群花枝招展的宫女,由建安宫出发,到昭阳宫侍奉皇帝。阵阵萧管声传来,深深刺痛了班婕妤的心,此情此景不正是昨天的她曾经过的吗?一阵阵怨从心底涌起。紧接着矛头直指新承宠者,别高兴得太早了,你能比我美丽多少?我的今天就是你们的明天。

  诗词赏析:

  这首诗以一个失宠宫妃的眼光和口吻,描写她见到一个新得宠的宫妃的得意场面后,所产生的心理活动。

  “花枝”喻写灿烂的春光,“凤管”喻指欢乐的歌舞。开头两句描绘了得到皇帝宠爱的宫女的得意和欢乐情状。后两句是失宠宫女的质问,“双娥几许长”意即打扮得如何美丽?这是对“承恩者”乔装巧扮的讽刺。诗人借抒发失宠宫女的怨愤来抒发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的情怀,是“言近旨远”之作。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越州(会稽郡),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相关阅读
1 《赠孟浩然》李白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 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 李白诗鉴赏 本诗大致作于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 【查看全文】

2 李白《望庐山瀑布》审美赏析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首七言绝句《望庐山瀑 【查看全文】

3 《清平调 其一》鉴赏

《清平调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诗文解释】 你的容貌服饰是如此美艳动人,以至连白云和牡丹也要来为你妆扮,春风骀荡 【查看全文】

4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 【查看全文】

5 《夜宿山寺》李白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怕惊天上人。 李白诗鉴赏 《夜宿山寺》是李白的一首纪游写景短诗。 首句危楼高百尺,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 【查看全文】

6 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资料。(更多唐代诗人内容请关注文学网) 【原文】 《望庐山瀑布》 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