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金陵望汉江》

发布时间:2015-05-12 00:00

  《金陵望汉江》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金陵望汉江》赏析:

  这首诗以金陵为中心,写眺望长江远去的感想。全诗情景合一,寓比兴之意于写景之中。诗的前两句“汉水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都写出了长江下游万流横溃,直下东海,水势浩瀚,气势博大的特点,写出了远去的长江气势浩大,切中题旨,铺垫出一派雄壮气象。接着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近古的国运不兴,为歌颂当下盛世蓄好气势。但诗的后四句“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并不是单纯而热烈地歌颂盛世,在一派祥和安宁之中,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诗的感情深沉而表达稳妥,比喻以江水壮阔的气势与盛唐的国力相对应,贴切得体,从而自然又蕴含丰富地表达出盛世才子的惆怅。

  在此诗中李白已对万里长江的风光作了一个全面的描绘:上游之秀丽,三峡之急险,中游之宏阔,下游之浩瀚,都有极生动之描写,可以说李白用他的生花妙笔,为读者绘制了一幅极其宏伟的万里长江风光图卷。这是其它任何诗人所作不到的。而其他诗人,由于局于经历所限,对长江的描绘也只能是一时一处、一鳞一爪的个别描写,虽然他们可能写得很精彩,而不可能对万里长江绘出全图。即使是有人像李白那样有游万里长江的经历,但也未必像李白对长江那样的钟情,或虽钟情而不善于诗。

  李白漫游扬州时赋《秋日登扬州西灵塔》,称誉像教有“照迷方”之效。而《金陵望汉江》更值得关注,嘲笑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割据者依恃金陵钟山之险而称帝终归复亡的历史命运,同时盛赞李唐一统天下之伟绩。


相关阅读
1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歌鉴赏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 【查看全文】

2 李白《战城南》全诗赏析

战城南 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惟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 【查看全文】

3 李白诗词《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意赏析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李白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 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 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 人生飘忽百 【查看全文】

4 李白的一生概括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汉族,又号谪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也写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彰明人 。祖籍陇西成纪(现 【查看全文】

5 李白诗歌中夸张手法的艺术特色

李白他的作品以浓厚的感情为基调,反映出他是个热爱生活,更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诗人。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白诗歌中夸张手法的艺术特色,欢迎大家阅读! 李白,字太白,蜀人 【查看全文】

6 李白诗词《春思》的诗意赏析

《春思》是李白描摹思妇心理的诗作中著名的一首。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春字往往语带双关。它既指自然界的春天,又可以比喻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诗题春思之春,就包含着这样两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