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纲:
李白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曲折而离奇的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诗歌,素有“诗仙”之称。他的诗风格豪放、飘逸,“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富有鲜明的特色和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李白一生大半过着浪游生活,脚印遍及名山大川,写了不少富于浪漫主义奇情风采的山水诗。李白热爱祖国山河,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继屈原之后的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本人以“李白诗歌的山水情怀”为论题,以李白山水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其蕴含的对祖国的热爱,对理想和自由的渴望的深厚情怀等方面进行论述。主要内容以下有几部分:
一 简介李白生平和理想
二 李白诗歌思想内容,重点论述山水诗
1 山水诗的内容
2 山水诗艺术特色和成就
3文学地位及影响
三 李白诗歌的情感世界
1 盛唐山水诗孟浩然、王维、储光羲等人山水诗艺术特色略述
2 李白山水诗独特的思想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3李白山水诗中蕴含的浪漫情怀
四 全文总结
李白的山水诗歌是他政治失意之后、他的游侠思想、桀骜不驯的性格和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封建权贵势力的叛逆态度及浪漫精神的主要表现。他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写法,大胆地夸张和惊人的幻想与诗歌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将浪漫主义推向了新的高峰,并对后代诗歌的发展和深远影响。
一、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他诞生于中亚的碎叶(今苏联托克马克),五岁时随父亲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幼年所受教育除儒家经籍外,还有六甲和百家等,少年还是一个“十五游神仙”、“十五好剑术”的游侠和羽客。二十岁之后开始在蜀中漫游,曾登峨眉名山。这些生活经历对李白的豪放性格和诗风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也造就了他思想的复杂性。
开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岁,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思想,他“仗剑去图,辞亲远游”,开始了一个新的漫游而兼求仕的时期。十年之内顺着长江,南游洞庭,北游襄汉,东上庐山,直下金陵,扬州远到东海边,后来又到黄河流域许多地方,游踪所及,几半中国。李白的漫游有恣情快意的一面,也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天宝之年,李白四十二岁,终因吴筠的推荐,唐玄宗下诏征赴长安,太子宾客贺知章一见叹为“谪仙人”声名益振。三年的翰林,李白感到他的政治理想的破灭,他那藐视帝王权贵傲岸作风,招致了权臣们的馋毁。使他感到长安不可久留,天真的诗人李白初步认识到统治集团的腐朽和现实政治的黑暗,开始写出一些抒发愤懑,抨击现实的诗篇。
天宝三载春,李白离开长安后再度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在洛阳遇见杜甫,结下了深厚友谊。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由宣城避地剡中隐居庐山屏风叠。由于一片爱国热情,因邀参加永王李陵幕府,后来唐肃宗借口永王谋反,杀了永王,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中途遇赦。宝应元年(762),62岁的李白穷困和漂泊中病死于安徽当涂。
李白的一生是复杂的,作为一个天才诗人,他还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类人的气质或行径,这与他思想的复杂性是分不开的。一方面他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道家特别是庄子那种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藐视世间一切,有时甚至把庄子抬高到屈原之上,与此同时他还深受游侠思想的影响,所以他又敢于藐视封建秩序,敢于打破传统偶像,轻尧舜,笑孔丘平交诸侯,长揖万乘。将儒道游侠思想三者结合于一身,功成身退是支配李白一身的指导思想。
二、李白诗歌现存九百多首,这些诗表现了他一生的思想和经历,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因而诗歌中反映出那种酷爱自由,追求解放的独特性格。李白游历名山大川,寄清风明月,留下许多含而不露,意境深远的山水诗篇。他喜爱的山水往往不是宁静沟壑、幽雅的林泉,而是奇峰绝壑的大山、天外飞来的瀑布、白波九道的江河,这些雄伟奇险的山川,特别契合他那叛逆不羁的性格,他好像要登涉这些山川和天地星辰同呼吸,和天仙神灵相往来。他的杰作《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其中梦境的描写特别令人目眩神迷。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从谧静幽美的湖月到神奇壮观的海月,从曲折迷离的千岩万转的道路到令人惊恐战栗的深林层颠,境界愈转愈奇,愈幻愈真,最后由梦境幻入仙境,更完全是彩色缤纷的神话世界。诗人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好像诗人苦闷的灵魂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诗人以梦游驰骋想象,用变幻莫测的神笔,淋漓挥洒,描绘出天姥山的种种图景。最后诗人发出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人生感慨,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唱出了怀才不遇之士的心声,抒发了他热烈地追求光明理想和自由解放的执着之情。
三、“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虽然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他的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却富有独特风格个五笔神奇的艺术魅力。李白是中国山水诗人中的非常的飘逸和洒脱,最富鲜明特点.:
特色之一: 明朗清新,意境开阔
李白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走向衰落的时期,热烈地追求光明理想和自由解放,藐视封建礼法和朝廷权贵。由于不肯“摧眉折腰”因而受到朝廷的冷遇和打击,他到处寻游名山胜水,愤世嫉俗之情寄托在奇彩纷呈的诗作之中,千姿百态地刻画了祖国雄奇秀丽的山水风光。例如《访戴元山道士不遇》 :
相关阅读
1 李白《早发白帝城》古诗原文翻译赏析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 【查看全文】
2 李白诗词赏析《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赏析】: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 【查看全文】
3 李白的行走李白一生漂泊,几乎游遍名山大川,给人们留下了一个飘逸洒脱的行者形象。在李白的行旅中,他对浙东一座并不太知名的天姥山表现了特别的偏爱,不仅在早年表达了倾慕之心,在中 【查看全文】
4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全诗翻译赏析《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 【查看全文】
5 《将进酒》 李白将进酒 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查看全文】
6 李白《鹦鹉洲》翻译及赏析李白的诗词具有浪漫主义精神,拥有独特的诗歌艺术魅力,下面是应届毕业生文学网小编带来的李白七言绝句《鹦鹉洲》,希望大家喜欢! 鹦鹉洲 李白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