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5-08-10 00:00

  教学目标:

  1、利用多种认字方法认识本课7个生字,写10个生字。

  2、理解诗意,体会作者遇赦后乘船东归的愉快心情。

  3、有感情地朗读,会背诵古诗。

  教学建议:

  759年,李白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省),行至白帝城遇赦,便乘船返回江陵。轻舟顺流而下,迅捷无比;诗人心情畅快,喜悦有加。这首诗使用单纯而豪放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情景交融。教学时,可组织学生对照地图,搜集、参考三峡的资料,看插图,反复吟诵课文,体会诗人的心情。

  “朝”、“还”、“重”三字是多音字,可以通过组词区别字音。

  拓展习题: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京( ) 永( ) 舟( ) 包( )

  景( ) 泳( ) 船( ) 跑( )

  二、根据课文填空。

  早发白( )城

  ( )( )白( )彩 云 间, 千 里 江 陵 一 日( )。

  两( )猿( )啼 不 住,( )( )已 过 万( )山。

  相关资料:

  白帝城:在原四川省奉节县(今属重庆市)东边的白帝山上,原名紫阳城。东汉末年公孙述曾占据此地,筑城卫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说井里有白龙跳出来,所以自己是“白帝”,此山是白帝山,城为白帝城。白帝城山峻城高,如入云霄。

  江陵:指湖北省江陵县,距离白帝城约1200里(水路),当中经过地势险要的三峡。

  精品教案: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一)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地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吗?谁能背一首?今天我们再学一首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

  板书课题。

  教师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公元759年,李白被流放到夜郎。夜郎在现在的贵州省境内,当时是个偏远的地方。李白在去夜郎的途中到了一个叫白帝城的地方。这时候传来皇帝赦免他的命令,当时李白欣喜若狂,立即动身返回江陵,这首诗就是他离开白帝城的途中写的。

  引导学生说说对题目的理解。

  二、读诗认字。

  1、自由读诗,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用喜欢的方式解决。

  2、指名读诗,检查识字效果。

  三、明意悟情。

  1、小组内交流不理解的字、词。

  2、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全班交流。

  3、结合看图,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谁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

  4、创设情境,配乐朗读,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5、学生交流。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7、师生评价朗读。

  8、指导背诵。


相关阅读
1 李白诗《渡荆门送别》鉴赏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 【查看全文】

2 李白《扶风豪士歌》唐诗鉴赏

导语:《扶风豪士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作于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二年春天。此诗是为感谢扶风豪士的盛情款待而写的,并借以倾吐自己的怀抱。诗分三层:前四句叙事,写 【查看全文】

3 李白《峨眉山月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 一、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 【查看全文】

4 李白《杨叛儿》全诗翻译赏析

杨叛儿 李白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 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①博炉山:焚香用的器具。炉盖雕成山形,上有羽人 【查看全文】

5 《把酒问月》李白

《玉阶怨》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作品赏析 【注解】: 1、罗袜:丝织品做的袜子。 2、却下:还下。 3、玲珑句:虽下帘仍望月而 【查看全文】

6 李白《望天门山》全诗翻译及赏析

《望天门山》,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全文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今安徽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