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谈爱原诗

发布时间:2016-08-19 00:00

  《谈爱》语言平浅简易,情态缠绵凄凉,含蓄蕴藉,言短意长。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白谈爱原诗,欢迎大家阅读!

  《谈爱》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前言】

  《谈爱》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小诗抒写一位美人的幽怨,不直截了当地写怨,而只作美人神态的描绘:含颦独坐,泪痕满面,却表现出了她心中深深的愁恨。

  【注释】

  ⑴卷珠帘:意指其卷帘相望。珠帘:珠串的帷帘。

  ⑵深坐:长久的坐。颦:皱眉。蛾眉:蚕蛾触须弯而细长,故以称女子之眉。《诗·硕人》:“螓首蛾眉。”

  【翻译】

  美人卷起珠帘,深闺独坐还皱着蛾眉。只见玉颜上泪痕斑斑,不知她心里究竟恨的是谁。

  【赏析】

  《谈爱》语言平浅简易,情态缠绵凄凉,含蓄蕴藉,言短意长。“含蓄有古意”、“直接国风之遗”,在理解李白诗歌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些。古代的“美人”不是一个普通的词,与现代的“美女”很不一样。《离骚》里的“香草美人”指贤臣明君;《诗经》中的美人指容德俱美的年轻女子,“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美人卷珠帘”是指品性容貌都美好的闺中女子,李白诗歌的“含蓄蕴藉”是指诗歌中主人公情韵的婉转,而非指寄托兴寓,所以说它“直接国风之遗”。

  “深坐颦蛾眉”,“深”的意思是有多层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女子所住的闺房在“幕帘无重数”的深院里,十分幽深,十分寂寞,这是第一层;“深”还有深情的意思,所谓“美人卷珠帘”,古人思念亲人,总要登高望远,那是男子的做法,女子“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能抛头露面,于是只好“卷珠帘”望着离人去的方向以寄托思念之情,期待离人回来,这是第二层;“深”的第三层意思便是“久”,指坐的时间很长了。颦是皱的意思,吴宫里的西施“颦”起来的样子比平日更加美丽,更加楚楚可怜,才有了东施的效颦。“颦蛾眉”更显出了“美人”之美。

  “但见泪痕湿”,因为思念太深了,情太深了,所以不知不觉就流下相思泪。“湿”字说明是暗暗地流泪,情不自禁地流泪。联系到第二句的“颦蛾眉”,比“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怨情更重。

  “不知心恨谁”,明明是思念,是爱一个人,却偏偏用“恨”。女主人公的心底是有点抱怨,离人去外地太久了,害她一个人在这深院里忍受着孤单寂寞,离人却还不回来。但这种恨,其实就是一种爱。爱一个人,总是恨对方不能陪伴在身边。

  诗的前三句用赋,末尾用问句归结“怨情”。这里的赋是个动态的过程,首先是“卷珠帘”,然后“深坐”,再“颦蛾眉”,最后“泪痕湿”,行动可见,情态逼人。李白的这首《谈爱》写的就是一个意境,一个孤独的女子的思念之情。这样一个很平凡的情景,作者捕捉到了几个点,由这几个点勾出一幅简单的画面,同时又留下无限的遐想。随意的一个小细节,就可以泄露整个主题,可见诗人的洞察力。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李白的饮酒诗大全

2.李白淡泊名利的诗句

3.李白关于友情的诗

4.李白的著名诗词

5.诗仙李白

6.李白必背诗词

7.李白的唐诗十首

8.李白飘逸诗风的构成

9.李白唐诗的风格


相关阅读
1 李白《长相思 其二》全诗赏析

李白《长相思 其二》表现了诗人的相思之苦。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白《长相思 其二》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长相思 其二》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 【查看全文】

2 李白古诗《妾薄命》赏析

《妾薄命》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依照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五古。此诗依题立义,通过叙述汉武帝皇后陈阿娇由得宠到失宠之事,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妇女以色事人,色衰而爱弛的悲剧命运 【查看全文】

3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鉴赏】 《登金 【查看全文】

4 李白《劳劳亭》诗歌鉴赏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劳劳亭,三国吴时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李白写这首绝句时,春风初到,柳条未青,应当是早 【查看全文】

5 李白的早年

李白的祖籍是陇西成纪(在现在甘肃静宁南)。他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关于其出生地有多种说法,现在一般认为是在西域的碎叶(Suyab,位于今日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 据 【查看全文】

6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登金陵凤凰台》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李白极少写律诗,而他的这首诗,却是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诗虽属咏古迹,然而字里行间隐寓着伤时的感慨。 【原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