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其二)》李白唐诗

发布时间:2016-10-06 00:00

  《长相思(其二)》这首诗李白是如何描写的呢?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长相思⑴

  其二

  日色欲尽花含烟,

  月明欲素愁不眠⑹。

  赵瑟初停凤凰柱⑺,

  蜀琴欲奏鸳鸯弦⑻。

  此曲有意无人传,

  愿随春风寄燕然⑼。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⑽,

  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

  归来看取明镜前。

  【注释】

  ⑴长相思:属乐府《杂曲歌辞》,常以“长相思”三字开头和结尾。

  ⑹欲素:一作“如素”。素:洁白的绢。

  ⑺赵瑟:一作弦乐器,相传古代赵国人善奏瑟。

  ⑻蜀琴:一作弦乐器,古人诗中以蜀琴喻佳琴。

  ⑼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此处泛指塞北。

  ⑽横波:指眼波流盼生辉的样子。

  【白话译文】

  日色将尽花儿如含着烟雾,

  月光如水心中愁闷难安眠。

  刚停止弹拨凤凰柱的赵瑟,

  又拿起蜀琴拨动那鸳鸯弦。

  只可惜曲虽有意无人相传,

  但愿它随着春风飞向燕然。

  思念你隔着远天不能相见。

  过去那双顾盼生辉的眼睛,

  今天已成泪水奔淌的清泉。

  假如不相信我曾多么痛苦,

  请回来明镜里看憔悴容颜。

  【赏析】

  此诗首句“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开篇造境,渲染了愁苦迷蒙的相思气氛,暮色低沉烟雾缭绕的景物特征使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压抑之感,奠定了整首诗的悲凉调子。夕阳斜暮,渐渐西沉,几簇花丛在低沉的暮色里显得朦朦胧胧,如被烟雾缠绕。这种如烟似梦的感知显然部分来源于思妇的眼睛,来源于思妇被相思愁绪紧紧包裹的内心。牵肠挂肚的相思使思妇所观所感的一切都带上了浓重的忧郁色彩,不独花朵,也非烟雾使然。黑夜拉开帷幕,思妇却没有进入梦乡,对丈夫切切的思念使她辗转反侧无法成眠。更可恼的,是那一轮明月,依旧发出如绢如素光洁皎然的光辉,透过孤独的窗棂,搅得多情人心绪难宁。在这句诗中,代表着团圆的明月,因其特定情境而被诗人塑造成一个冷漠的、不解离人情怀的形象。北宋晏殊《蝶恋花》有“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也是这个意思。面对月色如水良辰美景,思妇却只能让他虚设,想起从前种种,一颗心久久不得平静。虽然思念只是徒劳,却也心甘情愿,无心睡眠。“日”与“月”在交替,白昼与黑夜在轮回,思妇的相思也像波浪中的小船,翻腾不息,相思之苦,也只有思妇最为明了。诗人用“愁”字把这种感情明白地表达出来。

  接下来诗人描写了无法安睡的思妇,只好在月下弹一曲哀伤凄美的琴瑟,在回忆和期待中与心上人夫唱妇随。是有“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两句,琴瑟合鸣,鸳鸯凤凰都是用来喻指夫妻美满之意,诗人在这里互文见义,旨在表达思妇望夫心切而又无法排解的愁绪。琴瑟都作为传情达意之物,至于“蜀琴”,更被人传说与司马相如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有所关联。但如今琴瑟独鸣,凤凰曲难成,原本以为可以白头到老长相厮守的一对鸳鸯,竟然也天各一方,思妇的伤情可想而知。就连这思君念君为君弹奏的一首相思之曲,也无法令心上人听到,关山重重,天遥地远,纵有动听的音符,又弹于谁听呢?

  紧承这个疑问,作者继续写出,“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曲中真意,绮丽动人,但此情此曲,却无人为我传递,思妇惆怅抱憾也于事无补。只有忽发奇想,托明日和煦的春风飞往燕然,送到夫君的手里,带去我的相思。燕然山远在塞北边疆,就算把相思曲寄到又能如何呢?范仲淹有诗云“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可做此诗的一个补充。只要边疆未靖,那么重逢之念便是惘然。只是思妇的一点聊胜于无的假想罢了。但不管怎样,诗人的奇特想象仍然令人惊叹,思妇情之真、情之切,也令人为之唏嘘。

  “忆君迢迢隔青天”独立成句,又承上启下,以青天的夸张比喻两人相隔万里,从而引出下文思妇回到现实,顾影自怜独自凄凉的描写。

  这四句诗可以看作是同一个情形的表达,思妇揽镜自照,发现自己容颜憔悴,不禁悲从中来无法断绝。“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是唐时名句,形象而巧妙、夸张而令人信服地写出了相思成空的思妇的哀伤之状。曾经清澈如水明眸善睐的双眼,而今却成了流泪不止的两眼清泉,如此的想象和夸张让思妇的形象更具灵动的色彩,艺术之美感也更加深入人心。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一样,令人为之动容。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一句则深得含蓄隽永之妙,以思妇的口吻直抒对丈夫的思念,与前一句相得益彰。思妇不关心自己的容颜憔悴,也不担心自己双眼如泪泉,反而殷殷的希望,丈夫能够早日出现,哪怕他不相信自己切肤入骨的思念也无所谓,只要他早日归来,断肠人也就心满意足了。所谓“不信”云云,无须深究,只是夫妻俩的窃窃私语,取镜相照,更是带有了闺房亲密的意味,显然,在诗人奇特的构思中,在思妇恍惚的思念中,一切又都进入了想象。


相关阅读
1 李白诗词《古风》(其十九)的诗意赏析

《古风》(其十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内容】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赏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 【查看全文】

2 李白《侠客行》原文翻译鉴赏

《侠客行》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描写和歌颂侠客的古体五言诗。此诗前四句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描写侠客的外貌;第二个四句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藏;第三个 【查看全文】

3 念家李白

黄泥直下无青天, 海上云尽月苍苍。 波涛塞川如叠坂, 嫖姚家宴敌吴王。 娼楼两岸临水栅, 被发奔流竟何如, 抓花百树障去路。 小编提示: 其实李白本来就没写过这首诗,这完全 【查看全文】

4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古今异义

《春夜宴桃李园序》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 【查看全文】

5 《古风》李白全诗鉴赏

《古风齐有倜傥生》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体诗作品。这首诗借鲁仲连的故事,表达诗人的人生理想和政治理想,寄托自己的感慨,真实地反映出李白思想性格的丰富与复杂,激情与淡泊 【查看全文】

6 《公无渡河》李白赏析

《公无渡河》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是借乐府古题以及古老的渡河故事写下的一首狂放而怫郁的悲歌。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一起来欣赏下! 公无渡河 黄河西来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