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长相思》古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6-12-08 00:00

李白《长相思》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呢?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下! 

 《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如此排列诗句是为了展示诗的结构特色:完美的对称!以“美人如花隔云端”一句为转折,在句式、字数上形成完全对称,简单洁净却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长短句式的对称与重复,在节奏上形成复沓效果,为诗歌增添了无穷的意趣。《长相思》是古乐府题,而两汉乐府诗是“四言诗向五言诗和杂言诗的过渡”[一],很显然,李白在创作此诗继承了乐府诗的特点并有所创新。

  但是,结构上的完美对称还不值什么,重在诗意的对称性。我们细品:首句起兴“长相思”,交待了地点“在长安”,意虽平淡却为后文的渲染留出许多余地。“络纬”句尽力描写了实景,纺织娘在井栏边鸣叫,霜露凄凄,已是深秋时节,竹席上透着寒意,用词明白如话却满是凄清。主人公在晦暗的孤灯下思念绵绵,打起帷帘对月长叹,这样的心境因何而起?原来是因为“美人如花隔云端”。

  前面说“美人”句为结构转折点,此处亦是诗意转折点,上承咏景,下启抒情。“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文字何浅,然意境何深!将诗人情感放到了一个无穷的空间中。“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似乎要把此情抽离出躯体,魂飞关山而关山难越,顿叫人心肝尽催!最后回到主题“长相思”上,而感情较之开篇已翻过数倍,“摧心肝”三字结句,话虽尽而情未绝,反复咀嚼,更显荡气回肠。诗意的对称美成了一种循环反复的情感体验。

  浅浅读来,《长相思》固是一首真挚隽永的爱情诗,但我无意陷落于此小儿女情态中。此诗写于李白去朝之后,满怀失意和愤懑的诗人哪有心情在此缠绵婉转?细细揣摩诗中意象,我们完全可以得出更深的涵义。

  李白去朝后常有超世之语,但诗人难舍宫阙的心理始终存在。所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都是在发牢骚,呼喊得越激昂,心中就越痛苦。《长相思》中的相思在“长安”,相思的对象是“美人”,这正是借爱情表达思君之意。“美人”的意象从《诗经》发端,自屈原起,中国文人无一不入过此“牢笼”。“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结构呈现出伦理中心、家国同构。天人合一等基本特征,使生活于这一文化情境中的中国文人的政治追求和爱情追求呈现出互通模式”[二]。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把《长相思》作单纯的情诗解读是只看见了其“质”,我们有必要追求一下诗中的“文”。李白生活的唐代时代还没有把市井俗情当作描写的主体对象,无论是环境背景还是文人心态,恋阙的解释是都更合理些。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长相思在长安 李白

2.李白的长相思

3.李白《长相思 其一》全诗鉴赏

4.李白《长相思 其二》全诗赏析

5.李白《长相思》原文及翻译

6.李白长相思三首原文及翻译

7.李白长相思其二原文及翻译

8.长相思·在长安李白唐诗

9.李白唐诗《长相思·其一》原文鉴赏

10.长相思 李白唐诗


相关阅读
1 探索李白诗歌的风格特点——孤独意识

在大唐多若满天繁星的诗人中,李白是唯一被人们誉为既有侠肝义胆,又有仙风、道骨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传奇的一生,豪放飘逸的诗风,确实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使我 【查看全文】

2 行路难 李白

行路难 李白 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查看全文】

3 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全诗注释鉴赏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⑴ 李白 秦鹿奔野草⑵,逐之若飞蓬。 项王气盖世⑶,紫电明双瞳⑷。 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⑸。 赤精斩白帝⑹,叱咤入关中⑺。 两龙不并跃,五纬与天同⑻。 【查看全文】

4 李白《赠汪伦》审美赏析

赠汪伦 唐代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诗创作背景】 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 【查看全文】

5 李白积极乐观的诗句

李白字太白,汉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看看下面的李白积极乐观的诗句吧! 李白积极乐观的诗句1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 【查看全文】

6 读李白的诗有感作文1000字

就政治而言,仕途并不适合李白去涉足,我读李白的诗有感作文。因为这位“酒中仙”的诗人所质是他人少有的。而诗人气质愈浓愈重,在政治上就越不会成熟,即便在智慧和情感上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