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的诗意赏析

发布时间:2015-07-17 00:00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年代】:唐

  【作者】:李白

  【内容】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不忍别,还相随。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

  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

  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行来北京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

  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及。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赏析】:

  这首“忆旧游”的诗是作者写寄给好友元演的,演时为亳州(即谯郡,州治在今安徽亳县)参军。诗曾收入《河岳英灵集》,其中又提到长安失意之事,故当作于天宝三载(744)至十二载(753)间。诗中历叙与元演四番聚散的经过,于入京前游踪最为详明,是了解作者生平及思想的重要作品。乍看来,此诗不过写作者青年时代裘马轻狂的生活,至涉及纵酒挟妓、与道士交游等内容,似乎并无多少积极的思想意义。其实不然。须知它是写于作者“曳裾王门不称情”政治遭遇失意,对于社会现实与世态人情均有深入的体验之后。因此,“忆旧游”便不仅有怀旧而且有非今的意味。诗人笔下那恣意行乐的生活,是作为“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污浊官场生活的对立面来写的;其笔下那脱略形迹的人物,又是作为上层社会虚伪与势利的对立面来写的,自有言外之意在。

  诗篇的组织,以与元演的离合为经纬,共分四段。前三段依次给读者展现出许多美好的情事。

  第一段从“忆昔洛阳董糟丘”到“君留洛北愁梦思”,追忆诗人在洛阳时的放诞生活及与元演的第一番聚散。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诗人鲜明的自我形象。从洛阳一酒家(“董糟丘”)说起,这个引子就是李白个性特征的表现。“为余天津桥(在洛阳西南之洛水上)南造酒楼”,是一个何等主观的夸张!在自称“酒中仙”的诗人面前,简直就没有一个配称能饮酒的人。少年李白生活豪纵,充满进取精神,饮酒是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解放:“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一醉”而至于“累月”,又是一个令人惊讶、令人叫绝的夸张,在这样的人面前真正是“万户侯何足道哉”!至于他的交游,尽是“海内贤豪青云客”,而其中最称“莫逆” 之交的又是谁呢?以下自然带出元参军。随即只用简短两句形容其交谊:彼此“倾情倒意”到可以为对方牺牲一切(“无所惜”)的地步,以至“回山转海”也算不得什么(“不为难”)了。既叙得峻洁,又深蕴真情笃意。刚开这样一个头,以下就说分手了,那时李白旋赴淮南(“攀桂枝”指隐居访道事,语出淮南小山《招隐士》,而元“留洛北”。不过这开头已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二段之间有两个过渡句。“不忍别”承上“君留洛北愁梦思”,写二人分手的依依不舍:“还相随”又引起下文第二番相会。有此二句上下衔接极为自然。

  第二段从“相随迢迢访仙城”到“君亦归家渡渭桥”,追忆偕元演同游汉东郡即随州(州治在今湖北随县),与汉东太守及道士胡紫阳游乐情事。先写二人访仙城山,泛舟赏景,后换马陆行来到汉东。“相随”六句写风光,写行程,简洁入妙,路“迢迢”、“水回萦”、“初入”、“度尽”,使人应接不暇。然后,与远道出迎的汉东太守见面了。汉东太守的形象在此段中最生动可爱,他没有半点专城而居的官架子。他与紫阳真人固然是老朋友,对李白也是倾盖如故。这几位忘形之交在随州苦竹院──“餐霞楼”饮酒作乐,道士与诗人一同伴奏,汉东太守则起舞弄影。没有尊卑,毫无拘束,本来就洒脱的诗人举措更随便了,不但喝得烂醉,甚而忘形到“我醉横眠枕其股”了。然而太守对此则不以为忤,还脱下锦袍给他盖上。这一幕“解衣衣我”的场面写来感人肺腑。此段环境氛围描写亦妙,与道院相称。 “餐霞”的楼名,如“凤鸣”的仙乐,都造成一种飘飘然非人世间的感觉。欢会如此高兴(“当筵意气凌九霄”),而分手又显得多么容易啊(“星离雨散不终朝”)。诗人与元演又作劳燕分飞,“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真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至此,诗情出现一个跳跃,直接进入第三段从“君家严君勇貔虎”到“歌曲自绕行云飞”,追忆诗人在并州受元演及其父亲热情款待的情况。从“五月相呼”句看,诗人是应元演的盛意邀请,离开安陆,同经太行山到太原府(并州)去的。曹操诗云:“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苦寒行》)然而诗人兴致很高,时令也很好,所以“摧轮不道羊肠苦”。这一段写人,以元参军为主。先从其“严君”(父亲)写起,不仅引进一个陪衬人物,同时也在于显示元演将家子的身分。李白在元演那里真是惬意爽心极了:“行来北京(太原)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他们还时常光顾城西的名胜古迹晋祠。晋水从这儿发源,风光极美。浮舟弄水,击鼓吹箫,真是快乐。以下六句专写欣赏女伎的歌舞,“其若杨花似雪何”一句大有“行乐须及春”(《月下独酌》)之慨。玩乐直到傍晚,他们还不想归去。“斜日”的红光与歌女们的红妆醉颜相乱,特别迷人;美人的倩影倒映清清的潭水中,风光绮丽。这时新月初上,美人的面容象月色般皎洁,她们轮番歌唱、起舞;歌声悠扬,随风远去,追逐行云……。这里,“黄金白璧买歌笑”已化为生动鲜明的图景,可谓尽态极妍了。


相关阅读
1 李白两次入赘相门所带来的家庭悲剧

李白死后,他的朋友及崇拜者魏颢,在其所撰写的《李翰林集序》中说道:(李)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决;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 【查看全文】

2 李白 《行路难》

行路难其一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通:馐;直 通 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 【查看全文】

3 李白《江行寄远》

《江行寄远》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此诗是诗人早年出蜀舟行途中寄给蜀中友人的作品,系羁旅行役之作,全诗四十字,抒发了诗人远离故土后对故乡及亲友的思念之情。 江行寄远 【查看全文】

4 李白“诗酒剑”式的咏侠诗

武术,在中国悠久的传统历史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朵明艳照人的奇葩。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白诗酒剑式的咏侠诗,欢迎大家阅读! 而文学这一拥有千年历史的瑰宝,与武术其实有 【查看全文】

5 李白怨情

《怨情》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怨情》赏析: 语言平浅简易,情态缠绵凄凉,含蓄蕴藉,言短意长。含蓄有古意、直 【查看全文】

6 李白与杜甫

公元744年,杜甫与李白初次相逢于洛阳,两位诗坛泰斗一见如故,同饮同醉,携手同游,度过了一段彼此难忘的日子。 杜甫在成都做节度使严武的幕客时,生活还算安定。闲暇时常想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