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李白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7-01-22 00:00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描写了李白陪族叔李晔畅游洞庭湖排遣愁绪的情景。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其三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注释】

  刬(chǎn)却:削去,铲掉。君山:在洞庭湖中,又名洞庭山、湘山。

  湘水:洞庭湖主要由湘江潴成,此处即是指洞庭湖水。

  巴陵:岳州唐时曾改为巴陵郡,治所即今湖南岳阳。

  【白话译文】

  其三

  把君山削去该有多好,可让洞庭湖水平铺开去望而无边。

  巴陵的美酒饮不尽,共同醉倒于洞庭湖的秋天。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这一年春,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幸运地遇到大赦放还。九死一生,喜出望外,立即“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赶忙返至江夏。李白获得自由以后,之所以迫不及待地返至江夏,“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江夏赠韦南陵冰》),是因为他又对朝廷产生了幻想,希望朝廷还能用他。但是他在江夏活动了一个时期,毫无结果,幻想又落空了,只好离开江夏,出游湖南。在岳州遇到族叔李晔,当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他们此次同游洞庭湖,心中充满感慨,因有此作。

  【赏析】

  第三首:“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铲去挡住湘水一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的君山,就好像李白想铲去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既是自然景色的绝妙的写照,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流露出他也希望象洞庭湖的秋天一样,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穷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这首诗,前后两种奇想,表面上似乎各自独立,实际上却有着内在联系。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诗人壮志未酬的千古愁、万古愤。酒和诗都是诗人借以抒愤懑、豁胸襟的手段。诗人运用独特的想像,不假安排,自然拈出“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的诗句。“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句设喻巧妙,令人回味。只有处在这种心情下的李白,才能产生这样奇特的想象;也只有这样奇特的想象,才能充分表达此时此际李白的心情。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相关阅读
1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 【查看全文】

2 李白描写黄果树瀑布的诗句

黄果树瀑布,即黄果树大瀑布。那么李白描写黄果树瀑布的诗句有哪些?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李白描写黄果树瀑布的诗句,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 【查看全文】

3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古诗,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查看全文】

4 李白诗《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一篇:李白《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初稿 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 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诗句优美,浅显易懂,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 【查看全文】

5 李白诗词《古风》(其十九)的诗意赏析

《古风》(其十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内容】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赏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 【查看全文】

6 《塞下曲六首》赏析

《塞下曲六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全诗写出了汉武帝平定匈奴侵扰的史实,以乐观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反映了盛唐的精神风貌。 塞下曲六首 其一 五月天山雪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