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李白二首 杜甫
死别已吞声,
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
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
明我长相亿。
恐非平生魂,
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
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
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
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
无使蛟龙得!
杜甫诗鉴赏
李白于天宝十七年(公元758年)因为永王李璘事被判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境内)。第二年春夏之交,在前往夜郎途中遇赦得还。当时杜甫在北方,不知道李白遇赦的消息,只听到一些传闻,他十分挂念。
《梦李白》就是这时的作品。
这首诗分三段。第一段四句,写别离;第二段八句,写梦境;第三段四句,写梦后。
一、二句从一个别字入笔,以死别陪衬 生别。吞声表明悲哀到了极点,以至哭不出声来,但诗中却以一个已字轻轻带过,这就使得常恻恻的生别更显悲凄。诗人生别李白之难,在这两句里已渲染得酣畅淋漓。三、四句中前一句写地,后一句写人;以逐客的身份入瘴疠之地,悲苦可知,生死未卜。这是常恻恻的原因,也是故人入梦的原因。所以这三、四句,实际上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中间八句写梦中情景。这八句每两句一组,对梦境分别作信其为真和疑其为假的描写,这样写不仅衬托出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切,唯恐所见并非其人,而且使梦境恍恍惚惚,若隐若现,读之如在梦中。其中 故人句不写我梦故人而写入我梦,是从李白方面落笔,有我念故人,故人也不忘我的意思。此外,枫林是李白所在地,关塞是杜甫所在地,这两句上承第八句中的路远,又引出何以有羽翼的疑问。
最后四句写梦醒以后。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诗人梦醒后,迷离恍惚中觉得月光之下还有梦中的李白 这又是把醒后与梦中揉到了一起。与第二段写梦联系起来看,梦里分明相遇,疑其非是,醒后看见屋梁,又疑其是,只有感情至深,才会想念得这样如痴似呆。最后两句是清醒以后的叮咛语,水深波浪阔不仅是想象南方水乡风物,而且以此暗示环境的险恶。蛟龙正承水、波而来,祈愿李白不要误落水中,也有在不利的环境中应对奸佞之人特别小心的寓意。这就非常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挚友李白的关切。
浮云终日行,
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
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
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
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
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
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
寂寞身后事。
《梦李白二首》都紧扣一个梦字,恍恍惚惚,如在梦中,情切意真,缠绵悱恻。第二首所写的情态举动如在醒时,感慨悲叹,也更加深沉感人。
这首诗头两句自成一段。以浮云比喻游子,并作为全篇开头,这是古代诗歌常用的兴的手法。浮云飘忽不定,历来诗词多以它喻写游子,如《古诗十九首》中有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李白《送友人》诗中也有浮云游子意。杜甫化用其意,说游子象浮云一样整日飘行不止,但每天总能见到浮云,而游子却长久不得回来,浮云游子的比喻在这里进一步得到了深化。
第二段八句,写梦。与前一首比较,前一首说故人入我梦,从梦中入笔;这首说三夜频梦君,综合多次梦境。前首说常恻恻,表现诗人思友之切;这首说频梦君,写李白访友之勤。前一首说 长相忆,是杜甫想念李白;这一首说见君意, 是李白了解杜甫。告归以下四句描摹梦中李白的情态、言语,三夜频梦,但告归时仍然常局促,可见两位挚友恨相见时短的依恋之情。江湖两句,由告归写到归程的险恶。不过,前一首中的水深两句是诗人的嘱托,这一首中的江湖两句是李白的自叙。出门两句写李白辞别的情态,搔白首正是局促的具体表现,若负平生志则是从这个动作中看出来的。平生志三字,又引出了下面一段。
最后六句为第三段,抒发诗人梦醒后的感慨。
冠盖两句以对比手法,为李白鸣不平。满京华的究竟有几个是贤能者,而一代诗仙却独憔悴!
满、独两字包含了诗人对冠盖的鄙弃和对李白的同情。孰云两句对天网提出怀疑,表示愤慨,并指斥天地不公,对友人的坎坷遭遇悲愤不已,这种感情在这里得到有力的表露。最后两句以身后事的寂寞来抒发对李白生前的关切和死后的忧虑。杜甫深知李白,他知道千年万载之后,李白的名声将是不朽的,但生前却遭冤狱而不能实现平生抱负。
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论此诗说:千古交情,惟此为至。然非公至性,不能有此至情,非公至文,亦不能写此至性。何其芳在《诗歌欣赏》中也认为,在杜诗中,赠李白和谈到李白的诗有十多首,其中最动人的是《梦李白二首》。他指出这两首诗写得十分沉痛,写出了他和李白之间的友谊的深厚,也表现了他对于封建社会的不平的愤懑。这些评价都是十分中肯的。
相关阅读
1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而创作的怀古抒情之作。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 【查看全文】
2 《客中行》 李白《客中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前两句以轻快、幽美的笔调,歌颂了兰陵美酒。第一句从酒的质量来赞美酒,第二句进一步从酒器、酒的色彩烘托出酒的可爱。后两句说因 【查看全文】
3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原文赏析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752)。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将进酒 【查看全文】
4 李白诗歌成为当代学术研究的新重点引言 目前各地中小学使用的教材共选录了李白诗文39篇,这个数量居基础语文教材选录同一作家作品之首。这充分说明基础教材编者将李白诗作看成是最适合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典范诗 【查看全文】
5 李白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原文翻译及赏析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赏析: 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 【查看全文】
6 李白文学的个性表现俗话说:文如其人。个性极其鲜明的李白,其文学创作也必然非常的个性化,无论是李白诗歌的抒情方式、表现手法,还是语言特征,谋篇布局,都体现了李白自信豪迈、天真自然和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