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古诗《堂堂》注释

发布时间:2016-09-21 00:00

  李贺在27岁英年早逝,这是多么让人惋惜的一件事。而作为一名诗人,李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的诗作。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李贺的古诗《堂堂》,欢迎大家阅读。

  古诗《堂堂》

  年代:唐

  作者:李贺

  堂堂复堂堂,红脱梅灰香。

  十年粉蠹生画梁,饥虫不食摧碎黄。

  蕙花已老桃叶长,禁院悬帘隔御光。

  华清源中矾石汤,徘徊白凤随君王。

  【注解】

  1:堂堂复堂堂,红脱梅灰香:堂堂,《唐乐志》云:“《玉树后庭花》,《堂堂》,皆陈后主作。”重言之以取叹息之意。堂,堂 阶之堂。 红脱,谓彩色脱落也。梅灰香,芳菲烬灭也。

  2:十年粉蠧生画梁,饥虫不食推碎黄:推,一作堆。碎黄,木屑也。

  3:蕙花已老桃叶长,禁院悬帘隔御光:蕙花已老,言妇人之色亦将化为老丑。御光,御容也。

  4:华清源中礜石汤,徘徊白凤随君王:华清源,华清池,有温泉。礜石汤,言温泉之热,如有礜石在下。《本草》云:“礜石大热 。”《博物志》云:“鹤取礜石,伏卵取其暖也。”《述征记》云:“洛水底有礜石,故上不冰,谓之温洛。” 白凤,宋蜀本,金 刻本,皆作百凤。曹唐《游仙诗》:“不知今夜游何处,侍从皆骑白凤皇。”此句反衬。

  【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相关阅读
1 分析李贺诗歌中的生命意识

李贺是元和诗坛继孟郊、韩愈之后出现的另一位伟大诗人。他深受屈原、李白以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因此其诗歌想象力丰富。 李贺(公元790-816),字长吉,生于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 【查看全文】

2 雁门太守行 李贺教学

一般来说,战争都是残酷的,所以有关战争的诗都是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但是,李贺这首《》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下面是全诗的翻译和欣赏,欢 【查看全文】

3 李贺的字有什么含义

导语:诗人李贺的一生都非常的悲惨,虽然他心怀天下,但是却因为父亲名字的犯了帝王的忌讳,所以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李贺的字的含义,欢迎阅读! 李贺的字有什 【查看全文】

4 李贺诗歌的死亡色彩浅析

诗人李贺以其设身处地的奇异的想象对人间万象、奇幻鬼蜮及其仙界进行了生命真谛和死亡归宿的探索,从而以诗歌构建了一个玄幻莫测的死亡鬼境。 李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 【查看全文】

5 李贺生平及其诗歌创作探析论文

唐代文学是南北文学的调和时期,盛唐是南北诗体调和得最纯熟的时期,中唐则是这种纯熟的反动时期。尤其是在安史之乱之后,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不安,中和纯正之音已不能满足乱 【查看全文】

6 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若有情天亦老成语,出自唐代李贺的诗《金铜仙人辞汉歌》。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无情的。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亦有引用此句。 金铜仙人辞汉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