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天才诗人李贺,虽然一生非常的短暂,但是活的非常有意义。那么,李贺呕心沥血讲述了什么呢?
李贺:为诗歌呕心沥血
李贺字长吉,是唐代宗室郑王李光的后代。他跟韩愈关系密切。韩愈还曾为李贺鸣不平,写过一篇《讳辩》呢。
原来,李贺的爹爹叫李晋,这个“晋”字,跟进士的“进”同音。封建时代讲究避讳,皇帝和父母的名字是不能随便说出口的,连同音字也不行。李贺举进士时,就有人拿这个来攻击他。韩愈作《讳辩》,主要是为他辩护,鼓励他去应试。可李贺到底没能登第,一辈子只做了几年小官儿,一直郁郁不平。
据说李贺长得很瘦,两道眉毛连在一块儿,十指尖尖,写起字来飞快。他每天早上骑驴出门,身后小僮背着个旧锦囊。每当灵感一来,李贺便赶紧把想到的诗句写下来,投进锦囊中。晚上回家后,再把零散的诗句组织成完整的诗篇。相传李贺的娘看儿子写诗这么辛苦,心疼地说:儿呀,你一定要呕出心肝才罢休吗?
李贺由于用心太过,身体瘦弱多病,二十七岁就离开了人世。人们爱他的才华,同情他的遭遇,就编出神话,说他临终时,有穿红袍的使者从天而降,传天帝之命,请他上天为新造的白玉楼做记。有人还说看见他家窗子烟云缭绕,听到半空中有车马远去的声音呢。
羲和敲日,黑云压城
把李贺跟神话联系到一块儿,并不是没有根据的,李贺就是个爱写神话的人。他的《梦天》、《天上谣》,都是专门吟咏上天世界的诗歌。诗中写月中的玉兔、银河的流云,写天上的闲适、人间的遥远,意境非常奇异。他的一些历史题材的诗,也带着浪漫的神话色彩。像《秦王饮酒》: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秦王:指秦始皇。八极:即八方。◎羲和:传说中给日驾车的人。◎劫灰:佛教认为世界经历劫火而后生,劫灰就是劫火后的余灰。◎龙头:壶嘴装饰着龙头的酒壶。酒星:酒神。◎金槽:琵琶颈上以金装饰的弦槅。枨枨(chéng):琵琶弹奏声。◎洞庭句:形容吹笙之声如雨打洞庭。◎酒酣句:酒喝得畅快时,吆喝月亮使之倒行。
这位秦王显然被神化了。他骑着猛虎巡游八方,手中的宝剑把天空映得一片碧蓝;羲和敲打着太阳,发出清脆的玻璃声。秦王酒酣耳热,吆喝月亮倒转,好让夜宴无休无止……
不管诗中是不是在讥讽唐代皇帝,那有声有色、神异奇特的神话意境,却让人神往不已。
也有一些诗是反映现实的。像《雁门太守行》,是一首描写战争的乐府诗: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城欲摧:城墙像是要被摧毁。◎金鳞:形容日光照耀铠甲犹如金色鱼鳞。◎塞上句:燕脂即胭脂,一种红色染料,据说秦筑长城,土色皆紫,因此称紫塞。◎易水:水名,在今河北省易县。◎霜重句:边塞严寒,由于霜浓,鼓声低沉。◎黄金台:燕昭王曾筑黄金台,招揽天下贤才。◎玉龙:指宝剑。
诗的起首两句,烘染出一派险恶的战争气氛:黑云成阵,仿佛要把城头压垮;日光从云缝里泄出,照得将士的铠甲金鳞闪耀。这个场面给人极深的印象,说不出恐怖还是振奋。
接着,诗人没有正面描写交战场面,而是用低沉的鼓角、半卷的红旗以及塞上色彩浓重的自然环境,衬托战争的酷烈。“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战争谁胜谁负好像倒在其次,重要的是表现将士的必死决心,这才是诗人的目的。
其实,“提携玉龙为君死”也是李贺的志向。在一组题为《南园》的诗里,诗人吟咏道: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吴钩:一种头呈钩形的刀。◎关山五十州:当时军阀割据的地盘差不多就是五十州。 ◎凌烟阁:唐太宗时曾建凌烟阁,画功臣画像,在阁中供奉。◎若个:哪个。
好男儿干吗不带上刀枪,去为国家收取抗命的州郡呢?您到凌烟阁上看看,哪个封侯的功臣是耍笔杆子出身?
中唐时期,藩镇割据,战乱不已。河南、河北五十余州不听中央节制。“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话,正是写实。李贺在科举中找不到出路,便幻想着以武功报效国家。诗中末两句的反问,表达了诗人的激愤情绪。
箜篌一曲玉碎声
李贺还喜欢咏物寄志。他有《马诗》二十三首,大部分都是有所寄托。像这一首:
此马非凡马,房星是本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房星:为二十八宿之一。古人认为马是房星之精。
只有寥寥二十个字,便写出了诗人自己独立不群、才高志傲的面貌来。
李贺的咏物诗里,有一首《李凭箜篌引》非常有名。箜篌(kōng hóu)是一种古乐器,李凭是位著名的乐师。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吴丝二句:吴地产丝,蜀地产桐木,都是造琴的材料。张,弹奏。颓,坠,堆积。◎江娥二句:江娥、素女都是神话中的女性。此处以二人的啼泣悲思形容乐声感人。中国,指长安城内。◎昆山:产玉之地。◎十二门:长安有城门十二座。融冷光:乐声和美,消融了深秋寒气。◎二十三弦:即箜篌弦数。紫皇:天帝。◎女娲二句:用女娲补天的典故。逗,招惹。◎梦入二句:传说有老妇号成夫人,善弹箜篌。妪(yù),老妇人。又《列子》记载,“瓠巴鼓瑟而鸟舞鱼跃”。◎吴质:即月中砍桂树的吴刚。◎寒兔:即月中玉兔。
描写音乐的古代诗篇,以白居易的《琵琶行》名气最大。《琵琶行》偏重叙述,比喻也用得生动贴切。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却完全是另一种风格。诗中联想奇特,用语夸张,超出一般人的想象。谁听过玉碎凤鸣?谁经历过石破天惊?谁见过老鱼跳波、瘦蛟起舞?然而透过这极为新奇而形象的比喻,你却能体会出李凭箜篌的不同凡响来!——这正是李贺诗歌的风格。
相关阅读
1 李贺 七夕
《七夕》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首联作者通过对比,对自己的相思苦情作了深层的刻划;颔联借用环境的陪衬和触景生情的手法,表现出时间的推移和作者难以为怀的悲怆心情;颈 【查看全文】
2 李贺的锦囊李贺是晚唐诗坛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七岁就能写诗作文,被人称为神童。 当时著名文学家韩愈看了他的文章,连声称奇,却又不太相信,说:如果是古代的人,或许我不知道,他是当今 【查看全文】
3 《李贺小传》原文和参考译文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 【查看全文】
4 李贺的长歌续短歌《长歌续短歌》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抒发了诗人郁愤难平的情怀,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寻求仕进的要求。全诗在立意和表现方法的运用上,都与《离骚》很相似。诗人把自己的意 【查看全文】
5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李凭箜篌引》全诗诗人李贺用华丽的词藻,巧妙的比喻,引经据典,使演奏的场景跃然纸上。 学习目的: 1、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背诵本诗。 2、比较阅读《李凭箜篌引》《听 【查看全文】
6 李贺犯讳在古代,人们有许多的避讳。避讳是谓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而诗人李贺犯讳是怎么一回事呢? 全国叫国庆的人无计其数。姓名相同,如今是常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