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小墓 李贺

发布时间:2017-02-25 00:00

  导语:诗人李贺所写的古诗《苏小小墓》写景、拟人融合为一体,展现了“鬼诗”的特点,是家喻户晓的唐诗代表作。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苏小小墓,欢迎阅读!

  苏小小墓①

  李贺(唐)

  幽兰露②,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③,烟花不堪剪④。

  草如茵,松如盖。⑤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⑥,夕相待⑦。

  冷翠烛⑧,劳光彩⑨。

  西陵下,风吹雨。⑩

  注释:

  ①苏小小:《乐府广题》记载:“苏小小,钱塘名倡也,盖南齐时人。”《方舆胜览》:“苏小小墓在嘉兴县西南六十步,乃晋之歌妓。今有片石在通判厅,题曰苏小小墓。”

  ②幽兰露:兰花上凝结着露珠。

  ③结同心:用花草或别的东西打成连环回文样式的结子,表示爱情坚贞如一。

  ④烟花:此指墓地中艳丽的花。

  ⑤茵:垫子。盖:车盖,即车上遮阳防雨的伞盖。

  ⑥油壁车:妇人所乘的车,车身为油漆为饰。”

  ⑦夕:一作“久”。

  ⑧冷翠烛:磷火,俗称鬼火,有光无焰,所以说“冷翠烛”。

  ⑨劳:不辞劳苦的意思。

  ⑩西陵:今杭州西泠桥一带。风吹雨:一作“风雨吹”。

  翻译:

  兰花上点缀的露珠,就如同她含泪的眼眸。

  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编成同心结,她墓前的花朵虽然艳丽却也是无法修剪。

  地上的芳草是她的席垫,亭亭的青松是她的伞盖。

  飘渺的清风是她的裙裾,清澈的流水是她的玉佩。

  她曾经乘坐的油壁香车,每到夜晚时仍在等候她的到来。

  那阴冷的绿色磷火不停闪烁,盼不到赴约的人白白浪费自己的光彩。

  在那西陵之处,只有阵阵凄风吹着冰冷的苦雨。

  赏析:

  李贺的“鬼”诗,总共只有十来首,不到他全部作品的二十分之一。然而“鬼”字却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被人目为“鬼才”、“鬼仙”。这些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应当怎样评价,也成了一桩从古至今莫衷一是的笔墨公案。其实,李贺是通过写“鬼”来写人,写现实生活中人的感情。这些“鬼”,“虽为异类,情亦犹人”,绝不是那些让人谈而色变的恶物。《苏小小墓》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苏小小是南齐时钱塘名妓。李绅在《真娘墓》诗序中说:“嘉兴县前有吴妓人苏小小墓,风雨之夕,或闻其上有歌吹之音。”全诗由景起兴,通过一派凄迷的景象和丰富的联想,刻画出飘飘忽忽、若隐若现的苏小小鬼魂形象。

  前四句直接刻画苏小小的形象。一、二两句写她美丽的容貌:那兰花上缀着晶莹的露珠,象是她含泪的眼睛。这里抓住心灵的窗户眼睛进行描写,一是让人通过她的眼睛,想见她的全人之美,二是表现她的心境。兰花是美的,带露的兰花更美。但著一“幽”字,境界迥然不同,给人以冷气森森的感觉。它照应题中“墓”字,引出下面的“啼”字,为全诗定下哀怨的基调,为鬼魂活动创造了气氛。三、四两句写她的心境:生活在幽冥世界的苏小小,并没有“歌吹”欢乐,而只有满腔忧怨。她生前有所追求,古乐府《苏小小歌》云:“我乘油壁车,郎乘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但身死之后,她的追求落空了,死生悬隔,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绾结同心,坟上那萋迷如烟的野草花,也不堪剪来相赠,一切都成了泡影。这种心绪,正是“啼”字的内在根据。仅用四句一十六字,形神兼备地刻画出苏小小鬼魂形象,表现出诗人惊人的艺术才华。

  中间六句写苏小小鬼魂的服用:芊芊绿草,象是她的茵褥;亭亭青松,象是她的伞盖;春风拂拂,就是她的衣袂飘飘;流水叮咚,就是她的环佩声响。她生前乘坐的油壁车,如今还依然在等待着她去赴“西陵松柏下”的幽会。这一部分,暗暗照应了前面的“无物结同心”。用一个“待”字,更加重了景象、气氛的凄凉:车儿依旧,却只是空相等待,再也不能乘坐它去西陵下,实现自己“结同心”的愿望了。物是人非,触景伤怀,徒增哀怨而已。

  最后四句描绘西陵之下凄风苦雨的景象:风凄雨零之中,有光无焰的鬼火,在闪烁着暗淡的绿光。这一部分紧承“油壁车,夕相待”而来。翠烛原为情人相会而设。有情人不能如约相会,翠烛岂不虚设?有烛而无人,更显出一片凄凉景象。“翠烛”写出鬼火的光色,加一“冷”字,就体现了人的感觉,写出人物内心的阴冷;“光彩”是指“翠烛”发出的光焰,说“劳光彩”,则蕴涵着人物无限哀伤的感叹。不是么,期会难成,希望成灰,翠烛白白地在那里发光,徒费光彩而一无所用。用景物描写来渲染哀怨的气氛,同时也烘托出人物孤寂幽冷的心境,把那种怅惘空虚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以景起兴,通过景物幻出人物形象,把写景、拟人融合为一体。写幽兰,写露珠,写烟花,写芳草,写青松,写春风,写流水,笔笔是写景,却又笔笔在写人。写景即是写人。用“如”字、“为”字,把景与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描写了景物,创造出鬼魂活动的环境气氛,同时也就塑造出了人物形象,使读者睹景见人。诗中美好的景物,不仅烘托出苏小小鬼魂形象的婉媚多姿,同时也反衬出她心境的索寞凄凉,收到了一箭双雕的艺术效果。这些景物描写都围绕着“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这一中心内容,因而诗的各部分之间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得到集中的、充分的揭示,显得情思脉络一气贯穿,具有浑成自然的特点。

  这首诗的主题和意境显然都受屈原《九歌·山鬼》的影响。从苏小小鬼魂兰露啼眼、风裳水佩的形象上,不难找到山鬼“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的影子;苏小小那“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的坚贞而幽怨的情怀,同山鬼“折芳馨兮遗所思”、“思公子兮徒离忧”的心境有一脉神传;西陵下风雨翠烛的境界,与山鬼期待所思而不遇时“雷填填兮雨冥冥”、“风飒飒兮木萧萧”的景象同样凄冷。由于诗人采用以景拟人的手法,他笔下的苏小小形象,比之屈原的山鬼,更具有空灵缥缈、有影无形的鬼魂特点。她是那样的一往情深,即使身死为鬼,也不忘与所思绾结同心。她又是那样的牢落不偶,死生异路,竟然不能了却心愿。她怀着缠绵不尽的哀怨在冥路游荡。在苏小小这个形象身上,即离隐跃之间,我们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也有他的追求和理想,就是为挽救多灾多难的李唐王朝做一番事业。然而,他生不逢时,奇才异能不被赏识,他也是“无物结同心”!诗人使自己空寂幽冷的心境,通过苏小小的形象得到了充分流露。在绮丽秾艳的背后,有着哀激孤愤之思,透过凄清幽冷的外表,不难感触到诗人炽热如焚的肝肠。鬼魂,只是一种形式,它所反映的,是人世的内容,它所表现的,是人的思想感情。


相关阅读
1 李贺的古诗对杜诗的承传

李贺是一位有着强烈创新精神的诗人,他不会简单地模仿某人的诗作,而是取其神韵、得其精髓,也就是说他对前人的学习借鉴多是不露痕迹的,不容易为人所察觉。 前人在谈及李贺诗 【查看全文】

2 李贺的锦囊

李贺是晚唐诗坛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七岁就能写诗作文,被人称为神童。 当时著名文学家韩愈看了他的文章,连声称奇,却又不太相信,说:如果是古代的人,或许我不知道,他是当今 【查看全文】

3 李贺《雁门太守行》乐府诗鉴赏

《雁门太守行》原为乐府诗题,中唐诗人李贺用它创作了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这首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 【查看全文】

4 李贺的《将进酒》

天才的诗人李贺虽然一生非常的短暂,但是他留下的名篇《将进酒》,而从这首《将进酒》中,我们可以体会诗中感情已经了解诗人李贺。 将进酒(将qiāng) 唐朝 李贺 作 琉璃盅,(琉璃 【查看全文】

5 诗鬼李贺奇诡之作

唐代诗人李贺是一位天才,他所创作的诗作别具一格,想象非常的丰富,被人称之为诗鬼。欢迎阅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鬼李贺的奇诡之作,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李凭箜篌引 [唐]李贺 吴 【查看全文】

6 昌谷读书示巴童 李贺

李贺《昌谷读书示巴童》讲述了什么呢?表达李贺心中的无奈的情感。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昌谷读书示巴童 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 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