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秋来》古诗鉴赏

发布时间:2017-10-14 00:00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注释

  (1)络纬:蟋蟀,因秋天季节转凉而哀鸣,其声似纺线,似促人织衣,所以又名促织。

  (2)青简:青竹简。

  一编书:指诗人的一部诗集。竹简书久无人读,蠹虫就在其中生长。

  (3)香魂吊书客:指前代诗人的魂魄来慰问诗人。书客,诗人自指。

  (4)鲍家诗:指南朝宋鲍照的诗。鲍照曾写过《行路难》组诗,抒发怀才不遇之情。

  (5)恨血句:《庄子》中说:“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为碧。”

  赏析

  秋风起,桐叶落,壮心惊。随着一年一度的岁华流逝,诗人进取的心志也被消磨殆尽,在这苦雨凄风之夜,他一面悲叹春秋代序,年岁不与,一面想象着古代怀才不遇者的魂魄会来慰问他。茫茫人世,知音难觅,诗人只好寄望于神遇古人,共诉心曲。诗人对现世没有指望,而指望鬼世,没有知己而期望古人,这也真正是孤独、凄凉、无望之至了。王琦注释说:“苦心作书,思以传后,奈无人观赏,徒饱蠹虫之腹。如此即令呕心镂骨,章锻句炼,亦有何益?思念至此,肠之曲者亦几牵而直矣。不知幽风冷雨之中,乃有香魂愍吊作书客。若秋坟之鬼,有唱鲍家之诗者,我知其恨血入土,必不泯灭,历千年之久,而化为碧玉者矣。鬼唱鲍家诗,或古有其事,唐宋以后失传。”桐风,衰灯,寒素,冷寸,秋坟,恨血,种种凄凉的意象编织成一张阴冷的网,让人喘不过气来。[2]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这原是古往今来有才智之士的共同感慨。诗人对于时光的流逝表现了特异的敏感,以致秋风吹落梧桐树叶子的声音也使他惊心动魄,无限悲苦。这时,残灯照壁,又听得墙脚边络纬哀鸣;那鸣声,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在织着寒天的布,提醒人们秋深天寒,快到岁末了。诗开头一、二句点出“秋来”,抒发由此而引出的由“惊”转“苦”的感受,首句“惊心”说明诗人心里震动的强烈。第二句“啼寒素”,这个寒字,既指岁寒,更指听络纬啼声时的心寒。在感情上直承上句的“惊”与“苦”。

  这一、二两句是全诗的引子。一个“苦”字给全诗定下了基调,笼罩以下六句。“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上句正面提问,下句反面补足。面对衰灯,耳听秋声,诗人感慨万端,他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自己写下的这些呕心呖血的诗篇,又有谁来赏识而不致让蠹虫白白地蛀蚀成粉末呢?”情调感伤,与首句的“苦”字相呼应。

  五、六句紧接上面两句的意思。诗人辗转反侧,彻夜无眠,深深为世无知音、英雄无主的忧愤愁思所缠绕折磨,似乎九曲回肠都要拉成直的了。诗人痛苦地思索着,思索着,在衰灯明灭之中,仿佛看到赏识他的知音就在眼前,在洒窗冷雨的淅沥声中,一位古代诗人的“香魂”前来吊问他这个“书客”来了。这两句,诗人的心情极其沉痛,用笔又极其诡谲多姿。习惯上以“肠回”、“肠断”表示悲痛欲绝的感情,李贺却自铸新词,采用“肠直”的说法,愁思萦绕心头,把纡曲百结的心肠牵直,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愁思的深重、强烈,可见他用语的新奇。凭吊这种事情,一般只是生者对死者做,他却反过来说鬼魂前来凭吊他这个不幸的生者,更是石破天惊的诗中奇笔。

  “雨冷香魂吊书客”,诗人画出了一幅十分凄清幽冷的画面,而且有画外音,在风雨淋涔之中,他仿佛隐隐约约听到秋坟中的鬼魂,在唱着鲍照当年抒发“长恨”的诗,他的遗恨就像苌弘的碧血那样永远难以消释。诗人表面上是说鲍照,实际上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志士才人怀才不遇,这正是千古同恨的事情。

  此诗上半篇采用的是常见的由景入情的写法,下半篇则是全诗最有光彩的部分。“思牵今夜肠应直”,在牵肠情思的引发下,一个又一个恍惚迷离的幻象在眼前频频浮现,创造出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以幻象写真情的独特境界。诗人深广的悲愤与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之间达到了极其和谐的统一。在用韵上,后半篇也与前半篇不同。前半篇虽然悲苦、哀怨,但还能长歌当哭,痛痛快快地唱出,因而所选用的韵字正好是声调悠长、切合抒写哀怨之情的去声字“素”与“蠹”。到后半篇,与抒写伤痛已极的感情相适应,韵脚也由哀怨、悠长的去声字变为抑郁短促的入声字“客”与“碧”。

  这是一首著名的“鬼”诗,其实,诗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鬼”,而是抒情诗人的自我形象。香魂来吊、鬼唱鲍诗、恨血化碧等等形象出现,主要是为了表现诗人抑郁未伸的情怀。诗人在人世间找不到知音,只能在阴冥世界寻求同调,感情十分悲凉。


相关阅读
1 李贺坎坷的一生

导语:诗人李贺的一生,是非常的坎坷的,他年少出名,但是却未能进入仕途,因为他的名字和皇家犯了忌讳,被无情地剥夺了考试资格。 李贺的简介 李贺(790~816) ,唐代诗人,字长 【查看全文】

2 李贺南园其一

导语:《南园十三首(其一)》是一首描摹南园景色的绝佳诗句,展现了诗人李贺的博学多才。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南园十三首(其一)》,欢迎阅读! 南园十三首(其一) 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 【查看全文】

3 李贺是如何咏马

唐代诗人李贺的咏马诗是非常出名的,那么李贺他是如何来描写马的呢? 李贺是唐代中期一位杰出的诗人。他是皇室的后裔,但到他这一辈,家道已经衰落,除了一个空虚的族望之外, 【查看全文】

4 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全诗赏析

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赏析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 [1]大漠:沙漠。此指西北沙漠地带。 2]钩。一种弯形的兵器。 [3 【查看全文】

5 李贺《老夫采玉歌》阅读答案

老夫采玉歌 李贺 采玉采玉须水碧①,琢作步摇徒②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③,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④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 【查看全文】

6 李贺雁门太守行

李贺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创作了许多的诗句,被人们所推崇着,但是李贺的一生却非常的坎坷。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李贺雁门太守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