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
李商隐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1.“春光斗日光”应怎样理解?一“斗”字用得好在哪里?
答案:春光,泛指春天明媚妍丽,富于生命力的景象,而春天的丽日艳阳正是这一景象的动力与源泉。这一“斗”字,将双方互争雄长的意态,方兴未艾的趋势,以及天地上下充溢着的热烈气氛全部传出。
2.三、四句运用了哪些手法?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绪?
答案:三、四句用比喻、反问、反衬手法,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轻松悠闲、从容与自得的企盼,又反过来衬托出了现时缭乱不宁的心绪。
(3)写出首句中“斗”字的妙用。
答:生动地表达出诗人对艳阳普照下一片灿漫春光所引起的独特感受。春光烂漫,丽日当空,争艳竞妍。传达出春天方兴未艾的趋势,天地间充溢着热烈的大好春光的气氛。“斗”字似乎还呈现出春光日日与时光的脚步竞赛,暗含着作者韶光易逝的轻微感慨。
(4)钱钟书先生对此诗末句中“游丝”这一意象的评价说“著墨无多,神韵特远”,你同意他的评价吗?为什么?请作简要赏析
答:同意。“游丝”,是春天飘荡在晴空中的一种细丝,诗人巧妙地用它来比喻自己的绵绵思绪。既表现出有朝一日“心事浑无事”时的轻松悠闲、容与自得的的期待,也反衬出现时缭乱不宁的心绪。
译文:
山城的斜路上,杏花独自飘香,散发着一树烂漫的春光,似乎有意在跟一天天逼近夏天的日光紧张地赛跑;哎,(人亦如此呀),什么时候能够使这繁乱的心绪得到澄彻,使之象睛空的游丝一样长飘空中悠然自得呢。
赏析:
作者面对烂漫的春色,引发出一种难以名状的缭乱不安的心情。
结合全诗,首句的“斗”字,既可以解为春光的明媚与阳光的明媚争奇斗妍,亦可解为春光与时间的赛跑,这一句,展现了春天的动态美;二句的处于偏僻山城的斜路上的杏花飘香,既可以说是与第一句对应的春天的静态美,又可以结合三四句,杏花在偏僻斜路上独自飘香,杏花既是作者笔下春光的载体和第一句“斗”的主角,同时又为三四句的感慨埋下了伏笔,暗含了作者不得重用却又不甘心的压抑,而又同时面对力量单薄和青春将逝的无奈;三四句,发游丝比喻心情全然通畅的状态,形象逼真,而通过“几时”和“得及”,结合首句的开头两字,表达了作者想急于摆脱现有的压抑烦闷状态的心情与期盼。
相关阅读
1 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全诗赏析
李商隐 其一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皆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十岁裁诗走马成, 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 【查看全文】
2 李商隐的《曲江》全诗赏析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作品赏析【注释】: 曲江,是唐代长 【查看全文】
3 李商隐隋宫原文及赏析《隋宫》是一首咏史吊古诗,内容虽是歌咏隋宫,其实乃讽刺炀帝的荒淫亡国。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资料内容。(更多内容请关注文学网) 【原文】 《隋宫》 李商隐 【查看全文】
4 李商隐的简介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也叫李义山,号樊南生,晚唐年间著名的诗人,原籍是河南沁阳,后来祖父一辈迁至河南郑州地区 【查看全文】
5 《重过圣女祠》李商隐唐诗《重过圣女祠》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律。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重过圣女祠》李商隐唐诗,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重过圣女祠⑴ 白石岩扉碧藓滋⑵,上清沦谪得归迟⑶。 一 【查看全文】
6 李商隐的婚姻:巴山夜雨时商隐虽然仕途不顺,却有一段幸福的婚姻。 二人最初相见,是在李商隐进士及第后参加曲江游宴时。那天,李商隐举杯轻饮后,放眼望去,在人群中看到一个女子立于一棵桃树下,浅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