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圣女祠
李商隐
白石岩扉碧藓滋⑵,上清沦谪得归迟⑶。
一春梦雨常飘瓦⑷,尽日灵风不满旗⑸。
萼绿华来无定所⑹,杜兰香去未移时⑺。
玉郎会此通仙籍⑻,忆向天阶问紫芝⑼。
注释:
⑴圣女祠:《水经·漾水注》“武都秦冈山,悬崖之侧,列壁之上,有神像,若图指状妇人之容,其形上赤下白,世名之曰‘圣女神’。”武都,在今甘肃省武都县,是唐代由陕西到西川的要道。李商隐公元837年(开成二年)冬自兴元回长安时途经这里,曾作《圣女祠》诗。据张《笺》,公元856年(大中十年)商隐随柳仲郢自梓州还朝重过此地,故题“重过”。
⑵白石岩扉:指圣女祠的门。碧藓滋:江淹《张司空华离情》:“闺草含碧滋。”
⑶上清:道教传说中神仙家的最高天界。《灵宝本元经》:“四人天外曰三清境,玉清、太清、上清,亦名三天。”沦谪得归迟:谓神仙被贬谪到人间,迟迟未归。此喻自己多年蹉跎于下僚。
⑷梦雨:屈原《九歌》“东风飘兮神灵雨。”王若虚《滹南诗话》引萧闲语:“盖雨之至细若有若无者谓之梦。”
⑸灵风:神灵之风。《云笈七签》:“灵风扬音,绿霞吐津。”陶弘景《真诰》:“右英王夫人歌:‘阿母延轩观,朗啸蹑灵风。’”《汉书·郊祀志》:“画旗树太乙坛上,名灵旗。”不满旗:谓灵风轻微,不能把旗全部吹展。
⑹萼绿华:仙女名。陶弘景《真诰·运象》:“萼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以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于羊权家,自此往来,一月辄六过,来与权尸解药。”
⑺杜兰香:仙女名。《墉城仙录》:“杜兰香者,有渔父于湘江之岸见啼声,四顾无人,唯一二岁女子,渔父怜而举之。十余岁,天姿奇伟,灵颜姝莹,天人也。忽有青童自空下,集其家,携女去,归升天。谓渔父曰:‘我仙女也,有过,谪人间,今去矣。’其后降于洞庭包山张硕家。”《搜神记》:“汉时有杜兰香者,自称南康人氏,以建业四年春数诣张硕,言本为君作妻,情无旷远,以年命未合,其小乖,太岁东方卯当还求君。”《晋书·曹毗传》:“桂阳张硕为神女杜兰香所降,毗以二诗嘲之,并续《兰香》歌诗十篇。”曹毗《神女杜兰香传》:“杜兰香自云:‘家昔在青草湖,风溺,大小尽没。香年三岁,西王母接而养之于昆仑之山,于今千岁矣。’”《太平御览》引《杜兰香别传》:“香降张硕,既成婚,香便去,绝不来。年余,硕忽见香乘车山际,硕不胜悲喜,香亦有悦色。言语顷时,硕欲登其车,其婢举手排硕,凝然山立。硕复于车前上车,奴攘臂排之,硕于是遂退。”
⑻玉郎:神仙名。《金根经》:“青宫之内北殿上有仙格,格有学仙簿录,及玄名年月深浅,金简玉札,有十万篇,领仙玉郎所掌也。”冯注引《登真隐诀》:“三清九宫并有僚属,其高总称曰道君,次真人、真公、真卿,其中有御史、玉郎,诸小辈官位甚多。”此引玉郎何指?或云自喻;或云喻柳仲郢,时柳奉调将为吏部侍郎,执掌官吏铨选。
⑼忆:此言想往、期望。天阶:宫殿前的台阶。问:求取。紫芝:《茅君内传》:“句曲山有神芝五种,其三色紫,形如葵叶,光明洞彻,服之拜为龙虎仙君。”此喻指朝中之官职。
题解:
有人认为“圣女祠”指的是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大散关之间的圣女神祠,也有人以为未必实指,仅仅是代称女道士居住的道观。李商隐此前曾经做过《圣女祠》五排、七律各一首,这一首是大中十年(856 年),李商隐随柳仲郢归朝,第二次经过圣女祠而写的诗歌,所以题为《重过圣女祠》。
这首诗历来争议很大,是李商隐诗歌中最难解的诗篇之一。有人认为此诗是借圣女来寄寓自己的身世沉沦之慨;有人觉得这是李商隐在借题发挥,抒发自己仕途不通的愤懑;有人说这是一首寄意于令狐绹的咏怀诗;有人认为此诗意在把孤寂高洁的女冠比作圣女;有人认为这是在追忆自己当年与女冠的恋情。总之,说法不一,无法定论。
结合李商隐的《圣女祠》、《碧城三首》、《河阳诗》等诗歌,不少人指出这是一首追述爱情的恋情诗。据有关人士考证,李商隐年轻的时候曾在玉阳山学道,结识了陪同公主一起入观修道的宫女宋华阳,并与她产生了深切的恋情。最后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爱情夭折在她的不知所踪里。这段爱情对于李商隐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他写下了大量的诗歌来追忆,成为其爱情诗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与后来写给妻子王氏的那些精致密丽的爱情诗不同,这类诗大都幽微隐约、曼妙飘忽,充满了凄苦惆怅的感伤情调。这首诗表面上歌咏圣女祠所供的圣女,实际上是把宋华阳比作高洁的圣女,由此寄寓爱情的感伤。
句解: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圣女从上清宫受贬沦落人间,迟迟不得返归天上,如今她那下界居处的白石岩洞门边,已经长满绿色的苔藓。“滋”,滋生,暗示此处久无人迹,门庭冷落,已远不似当年。
道家认为天外有玉清、太清、上清三重天,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上清”就是神仙所居的最高天界。中国古代有不少关于天上神女谪贬人间的传说,诗人认为这位女子不是凡人,她一定是从上清仙境贬谪到凡尘的仙女。其居处清幽无比,远不似喧嚣的凡尘。你看,白石与碧藓相衬,是那样的明丽雅洁。在诗人的心目中,昔日的恋人宋华阳就如同圣女一般高洁清丽,不同凡俗,因为“上清沦谪”,所以才得以和自己相遇、相恋。虽说是“得归迟”,最终她还是回到自己的世界去了。一个“滋”,滋生,暗示此处久无人迹,门庭冷落,已远不似当年。诗人有意采用“上清”这个道家典故,正暗中透露出对方为女冠的真实身份。
相关阅读
1 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全诗赏析
初食笋呈座中 作者: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1,於陵论价贵如金2。 皇都陆海应无数3,忍剪凌云一寸心4。 注释: 1.嫩箨:鲜嫩的笋壳。香苞:藏于苞中之嫩笋。 2.於陵:汉县名,唐时 【查看全文】
2 《正月崇让宅》李商隐古诗全诗意思《正月崇让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运用由景见情的手法,通过环境描写衬托渲染感情情感真切,感人至深。 正月崇让宅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查看全文】
3 李商隐《嫦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会认烛晓两个生字,会写屏烛晓偷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重点:正确、 【查看全文】
4 李商隐《韩碑》原文翻译分析《韩碑》 作者:李商隐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豸区][豸区]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 【查看全文】
5 《隋宫》李商隐唐诗鉴赏隋 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 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 半作障泥半作帆。 李商隐诗鉴赏 首句直点乘兴,写隋炀帝好大喜功,极端奢侈。不戒严为不戒备,意谓太平。隋炀 【查看全文】
6 李商隐诗歌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导语:李商隐诗歌表现中的意象、意境的再现,反映了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和象征主义超越特定文化时空背景下的共通的感受与理解。 一 象征主义作为法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流派和文学思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