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迁居郑州荥阳(今属河南)。他的家庭出身及生活经历历史上很少记载。仅《旧唐书·文苑传》《新唐书·文艺传》中分别有几百字大同小异的叙述,而且语焉不详。
李商隐因不幸卷入牛李党斗争中,长期遭受排挤打击,一生多沉沦幕府,困顿失意,作为一个有政治抱负的知识分子,身处盘镇割据,宦官专权,明党纷争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一生都在苦难崎岖的险道上徘徊,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李商隐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前人曾概括为“深情绵渺”或“沉博绝丽”,具体表现为:大量运用比兴寄托;笔下事物都赋予了作者的性格;以骈文为诗,辞采华丽,音韵铿锵,善用比喻;议论、叙事、抒情与典故相结合。他以意境的柔细婉曲和词采的典丽精工创造了诗歌朦胧美的境界。对古典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
一、诗人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及人生遭遇
1、时代背景
李商隐一生都是郁郁不得志,贫病交迫,怀才不遇。朋党之争的祸害,官场对他的排挤,构成了诗人寂寞悲惨生活的基调。“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这是崔珏《笑李商隐诗》中的诗句,亦是同时代人对李商隐的评价,这些诗句概括出了李商隐一生悲惨的遭遇和不幸的命运。
李商隐生活于中晚唐,历经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宣宗(李忱 )三朝。这六位帝王大都是平庸之主,不是崇信方士就是嬉戏游乐;不是早死就是被人杀害。正如李商隐《乐原游》一诗中所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央政府腐朽又直接影响了各地方局势,常有各地藩镇佣兵作乱,掠夺兼并等等。朝堂之上又有“牛李党争”,这就是诗人所处的晚唐时代,在这个官场黑暗,社会风气日下的大环境中,他只能矛盾的活着如对令狐淘的感情态度是非常矛盾而复杂的,既有怨望,又有期待;既有赞颂,又有讽刺;既有陈情,又有鄙夷……[2]
这种黑暗社会与现实生活给予诗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但影响着他的生活道路,更影响着他的艺术创作。黑暗现实与客观环境的交互,使得诗人只能采取隐悔曲折,侧记旁敲的方式创作,或写景抒情,或借古讽今,咏史寓概,或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寓君子。”《樊南文集》卷四《谢河东公和诗启》中这样记载道。
2、悲惨境遇
李商隐幼年时就死了父亲,家境十分贫寒,作为长子,他还未成年就不得不与母亲一起担起家庭的重担,虽说后来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可也过得穷困潦倒,寂寞惆怅。他在《樊南甲集·序》中写到:
十年京师寒且饿,人或目曰,韩文杜诗,彭阳章,樊南穷冻,人或知之。
可见他的生活之艰苦。并且在他与亲朋好友的信件中常谈到他的遭受。如“一官一名,祗添戮笑” 《上李舍人状》。虽说李商隐自幼家境不好,可他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写得一手好字。此外还很擅长作文。也正因为这点后来被东都留守兼东畿汝都防御使令狐楚看中并加以提拔。自此,李商隐跟随令狐楚开始学习四六文体,同时也开始了诗人的仕途之旅。大和四年(830年),李商隐在令狐楚的资助下上京参加进士考试,结果名落孙山。此后几年他屡次有令狐楚资助上京应试,却屡试不中。大和七年(833)春天,令狐楚被调任礼部尚书,要离开太原进京,这时李商隐只得离开令狐楚回到自己家乡。838年,令狐楚身染疾病去世,李商隐从此失去了他的恩师也失去了一个庇护者,更为严重的是令狐楚之死影响了诗人的生活来源。天公作美,正当诗人为生活发愁的时候,领命视察民情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请他做节度使府中的掌书记,于是诗人便欣然前往。后来与王茂元的女儿王氏结为夫妻。然而没想到的是,他投入王茂元的门下之后,却使他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最后成了一个无辜的牺牲品,同时也断送了自己的仕途前程。
3、身陷牛李党争
门户私见、朋党倾轧,是中晚唐政治的弊端,这也是中晚唐官场斗争的常例。《牛李党争》是中唐以后一段时间内关系着广大官员的重要政治斗争。李商隐和这一事件的纠葛,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遭遇和创作。
牛党以李宗闵为首,包括牛僧孺、杨虞卿等;李党以李德裕为首,包括郑覃等人。公元838年,由于令狐楚之死,李商隐失去了庇护者,更影响了他一家人的生活来源。正好此时,经原节度使王茂元给他送来了聘书。请他去节度府中做书记一职。正为生计发愁的李商隐欣然前往,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入幕,却令他从此陷入了“牛李党争”的漩涡。原因很简单:在此之前李商隐结交的多半是牛党人士,且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行列,而现在聘请他的王茂元却是属于李党。李商隐只是“牛李党争”中一个无辜的牺牲品。他的一生因此蹉跎,才华不很施展,就一直在幕府中沉浮,而这样的人生道路同样影响着他的诗歌创作。
他在一首《无题》诗中写道: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 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 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 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全唐诗》卷539-108
诗中先描写了新婚妻子的美丽新婚的幸福。在末尾处突然笔锋一转,透出心中的隐忧来:自己就像一支无辜的棋子,做了朋党纷争的牺牲品。命运在他人手中。[3]
李商隐的这些悲惨生活对他的写作产生了很大影响。给他的诗歌蒙上了一层迷惘的情调和神秘隐晦的色彩,这也使得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致使他在晚唐文坛甚至中国古典诗歌的整个发展中都有着不小的影响。
二、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缜密的构思
《韵语阳秋》中记载杨亿评论义山诗语:李商隐的诗歌读来感“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不竭”有一唱三叹之妙。他的诗立意高迈、新颖构思缜密。悲惨的生活道路培养了他对社会的洞察力和批判精神。他与温庭筠的词虽有过于缛丽,但李商隐感伤时事,颇得风人之旨,隐合美刺之义.他那自概生平政治讽刺的诗令人回味感叹,就是一般叙事抒情诗也写得别开生面,发人之所未发。于是给人一种立意清新,构思精密之感。
从整体上看,他的诗选材广泛,常用的诗构成一幅画而看成统一的整体,或是用组诗的形式来表达到抒情写实的目的.例如他的政治讽刺诗,诗人就巧妙的把议论和抒情结合起来,通过咏史、咏人、咏物、写景等方法的运用来达到讽刺的目的。同时,诗人还采用组诗形式,集中对某个特定问题进行讽刺。如描写唐明皇和杨贵妃事迹的《马崽二首》《龙池》等诗。唐代诗人咏明皇、杨妃事迹的诗篇颇多,大多对他们的悲剧表示同情。而李商隐却能采取批判态度,特别是对明皇“贵为天子不能保其妻子”这点给予揶揄,这种见解是对“不彰君过”的传统观念的否定,并且扩大了咏史诗的构思领域,对后世起了良好的启迪作用。例如王安石咏西施诗云:“谋臣古系安危,贱妾何能作祸基!但愿君王斩宰喜否,不愁宫里有西施。” [4]
从具体诗篇上来看,最能体现李商隐立意精辟的是那些政治讽刺诗和自作生平的诗篇。如他的七绝《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首诗将咏史、议论和抒情三者结合。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贾谊遭受权贵排挤,以大中大夫出为长沙王太傅,后岁余,征还。汉文帝于未央殿前宣室召见贾谊“上因感鬼神事,因问鬼神之本…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此为过之,今不及也。’”这一段平凡的史实,经过李商隐的熔炼,错选了一首非常精辟的政治讽刺诗。讽刺了文帝的荒唐,赞叹了贾谊的才华。另外,诗人善于通过叙事、状物、写景、抒情,他能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勾勒出鲜明形象,捕捉昙花一现地呈现在眼前或浮光掠影地闪过脑际的事物和意念,加以艺术的着色,用以传达出内心深沉的感触。他的内心是寂寞痛楚的,他的感情隐蔽深沉,他的诗少平直浅露之间多为曲折委婉之句。正所谓“义主之外”,“复意为工”是义山诗的特征之一。[5]
(二)凝练的语言
晚唐诗人李商隐,以其惊艳绝伦的才华,鲜明独特的风格、新颖的意境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的诗篇,这些诗篇中的语言也是丰富多彩,各不相同。那么他的语言有什么特色呢,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辞采华丽,色彩鲜明。
义山的词给人以绮丽典雅的感觉,诗人在诗中运用成语典故,丽词逸句、淡言浅语,以至在语言民谚口语,莫不得心应手,左右逢源。[6] 他的诗的内容含蓄形式优美,给人以回味想象的余地,给人一种唯美的感觉。如:诗人这样描绘美女“来时西馆阻佳期,去后漳河隔梦思。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代魏宫私赠」;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如描写月的诗句:“昨夜月轮明”,“一川虚月魄,万崦自芝苗”“月带楚域积”。又如诗句“欲为东下更西游”“我欲西征君又乐”“碧云东去丽云西”等在诗人的笔下是那样的起落跌宕,徘徊低回,有着无限情趣,让平凡的**显得五彩缤纷,灿烂夺目。请看如下诗句:
月榭故乡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银河吹笙》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中元作》
空园兼树废,败港拥花流《即日》
风女癫狂成久别,月娥孀独好同游。当时若爱韩公子,埋骨成灰恨未休。《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曲江》
上述诗句,形象生动、辞藻华丽、音韵铿锵,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
2、 句式多变
李商隐的诗在语言运用方面充分体现出看了他驾驭语言的能力和锤字炼字的功夫。他除了摹仿前人的形式,还专攻五言、七言、古体、今体诗。
相关阅读
1 李商隐无题诗与“兴寄”
兴寄说是唐代重要诗学理论,李商隐是晚唐颇具代表性的诗人。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商隐无题诗与兴寄,欢迎大家阅读! 李商隐是继李、杜之后,晚唐诗坛又一位集大成的诗人。作为晚 【查看全文】
2 李商隐《为有》译文及注释《为有》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译文 云母屏风后面的美人格外娇,京城寒冬已过却怕短暂春宵。 【查看全文】
3 锦瑟李商隐阅读答案《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阅读题目: ( 【查看全文】
4 李商隐菊花原文及翻译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出自李商隐的《菊花》。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资料。(更多唐代诗人内容请关注文学网) 【原文】 《菊花 【查看全文】
5 暮秋独游曲江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唐代/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注释】 ⑴曲江:即曲江池。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唐高适《同薛司直诸公秋霁 【查看全文】
6 李商隐《锦瑟》阅读答案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1)这首诗寄托了作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