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萝》是诗人李商隐的五言律诗,是《全唐诗》的第541卷第11首诗。首联写诗人寻访僧人之事和点出造访的时间,诗人希望与僧人精神交流获得启示,以解除自身的苦恼。领联写诗人寻访所经之路程、所见之景物,写景而兼记行踪,言筒意丰,蕴藏极富;颈联写诗人黄昏时才寻到僧人,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僧人的简静生活;末联写抒发感慨,忽悟禅理之意,今后不再纠缠爱憎,以淡泊之怀面对仕途荣辱。
此诗语言凝炼,富于蕴藏,层次清晰。诗中诗人访的是孤僧,以“独敲”、“一枝”、“人何在”等点染出“孤”字,表现了诗人在苦闷彷徨之时,不满现实,希望从佛教思想中得到解脱的消极情绪。
北青萝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译文
西边残阳已经落入崦嵫山岭;我到山中茅屋寻访一位高僧。只见风吹落叶不知人在何处;冒着寒云寻找翻过山路几层?
黄昏才见到他独自敲打钟磬;看他多么自得手上柱着枯藤。我想世界万物俱在微尘之中,既然一切皆空我又何言爱憎?
注释
①青萝:山名。
②崦(yān):即“崦嵫”(yānzī), 山名,在甘肃。古时常用来指太阳落山的地方。
③初夜:黄昏。
④宁:为什么。
⑤“世界”句:语本《法华经》:“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事,全在微生中。”意思是大千世界俱是微生,我还谈什么爱和恨呢?
鉴赏
诗是写访僧忽悟禅理之意。首联点出造访的时间;颔联写寻访孤僧的过程;颈联写黄昏时才寻到;末联是抒发感慨。访的是孤僧,因而以“独敲”、“一枝”、“人何在”等点出“孤”字来。最后两句,以“微尘”照应“僧”字,处处紧扣题意,表现了诗人在苦闷彷徨之时,不满现实,而向往佛家的消极情绪。
相关阅读
1 晚唐党争对李商隐诗风的影响
导语:李商隐诗风是晚唐诗歌代表特色,其成因在于晚唐社会整体环境,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政治因素,特别是牛李党争,它使诗人始终处在斗争的夹缝之中,使诗人一生郁闷,但成就了 【查看全文】
2 李商隐《重过圣女祠》诗歌鉴赏重过圣女祠 李商隐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这是一首性质类 【查看全文】
3 李商隐《锦瑟》的美学意蕴李商隐《锦瑟》的主旨历来存在很多争议,但是其中的美学意蕴是确实存在的,比如其中的朦胧美、悲剧美、缺憾美等,这些给该诗增添了不少生机。作者通过这些美道出了人生的意义及人 【查看全文】
4 李商隐《贾生》全诗翻译赏析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诗鉴赏: 贾谊不仅是汉初着名的文学家,还是一位早熟的政治家,二十多岁即当博士,一 【查看全文】
5 试论李商隐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摘 要: 唐朝文学再以诗歌创作为表现形态的发展经过盛唐时期李白杜甫等人的创新之后,到了晚唐时期,诗人们难以再次进行创新赶超千人,因此题材范围。内容、表现方式以及风格 【查看全文】
6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李商隐全文赏析导语:李商隐以无题诗著名。根据《李商隐诗歌集解》里所收诗歌的统计,基本可以确认诗人写作时即以《无题》命名的共有15首,另有5首在通行的诗集中经常被标为无题的(五律幽人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