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随师东》原文赏析

发布时间:2015-07-28 00:00

  【作品简介】

  《隋师东》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借古讽今,讽刺唐廷讨李同捷之役中所暴露的唐廷军事、政治腐败现象。首联写东征日调发黄金万两,竭中原之力,以买斗志之心;颔联写军令不严,失机不坐,欺蒙报捷;颈联指出诸将之跋扈邀赏,其源盖为朝廷威令不行,一味推行厚赂政策,而根本原因又在宰辅不得其人,盖内无治国贤人,故外有割据枭雄;尾联写出了唐帝国穷兵黩武,造成“积骸成莽阵云深”的惨烈景象,表现了诗人对非正义战争的否定和对穷兵黩武之辈的痛恨。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原文】

  随师东

  作者:唐·李商隐

  东征日调万黄金,几竭中原买斗心。

  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

  但须鸑鷟巢阿阁,岂假鸱鸮在泮林。

  可惜前朝玄菟郡,积骸成莽阵云深。

  【注释】

  ①随:同“隋”。随师东:指隋师东征高丽。本篇与隋师东征之事不相涉。按史载,唐敬宗宝历二年,横海镇(治沧州)节度使李全略死,其子同捷擅称留后。大和元年八月,命诸道进讨,军政腐败,师老无功,至三年四月方初步平定。本篇即暗咏此事,作于大和三年四月之后。

  ②《通鉴·文宗大和二年》:“时河南、北诸军讨同捷,久未成功,……朝廷竭力奉之,江淮为之耗弊。”

  ③马谡:三国时蜀将。建兴六年,诸葛亮伐魏,派马谡为前锋。他违反军事部署,兵败失去街亭。诸葛亮还军汉中,谡下狱死。

  ④孙歆:吴都督。晋伐吴,晋将王浚谎报战功,说斩得孙歆首级。后晋将杜预俘获孙歆,解送洛阳,揭穿事实真相。

  ⑤鸑鷟:凤凰别名。

  ⑥鸱鸮:猫头鹰。泮林:泮宫(古代学宫)旁的树林。《诗·鲁颂·泮水》以“翩彼飞鸦,集于泮林”喻淮夷归化,此以喻藩镇割据州郡。

  ⑦玄菟郡:汉武帝以朝鲜地置乐浪、玄菟等四郡。此因题为“随师东”,故标明“前朝玄菟郡”,实借以影指沧景地区。

  ⑧莽:丛生的草。

  【赏析】

  诗词类别:七言律诗,押侵韵。

  大和元年(827年),李同捷盗据沧、景,时诸军讨同捷,久未成功,每有小胜,则虚张首虏以邀厚赏。朝廷竭力奉之,馈运不给。沧州丧乱之后,骸骨蔽地,城空野旷,户口什无三四。诗中所言,正是记录了当时的情景。随师东,即隋师东征。这里,玉溪先生托古讽时,讽刺唐廷讨李同捷之役中所暴露的唐廷军事、政治腐败现象。

  诗的前两句说,东征日调发黄金万两,竭中原之力,以买斗志之心。三四句写军令不严,失机不坐,欺蒙报捷。并援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失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是,《晋书》载:“杜预伐吴,军入乐乡,至(吴)都督孙歆帐下,生将歆诣预,王浚先列得歆头,而预生送歆,洛中大笑。”五六局并指出,诸将之跋扈邀赏,其源盖为朝廷威令不行,一味推行厚赂政策,而根本原因又在宰辅不得其人,盖内无鸑鷟(君子),故外有鸱鸮(小人)。时年仅16岁的玉溪,毕竟生长在人治而非法治的封建社会,没能从体制和法治的高度认识问题,不过有如此的见解,已难能可贵了。最后两句说,一将成功而致枯万骨,况功未成而先枯万骨,可痛极矣!

  【引用典故】

  1.捷报孙歆头

  相关人物:杜预 王浚

  《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

  预以太康元年正月,陈兵于江陵,遣参军樊显、尹林、邓圭、襄阳太守周奇等率众循江西上,授以节度,旬日之间,累克城邑,皆如预策焉。又遣牙门管定、周旨、伍巢等率奇兵八百,泛舟夜渡,以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出于要害之地,以夺贼心。吴都督孙歆震恐,与伍延书曰:「北来诸军,乃飞渡江也。」吴之男女降者万余口,旨、巢等伏兵乐乡城外。歆遣军出距王浚,大败而还。旨等发伏兵,随歆军而入,歆不觉,直至帐下,虏歆而还。故军中为之谣曰:「以计代战一当万。」于是进逼江陵。吴督将伍延伪请降而列兵登陴,预攻克之。既平上流,于是沅湘以南,至于交广,吴之州郡皆望风归命,奉送印绶,预仗节称诏而绥抚之。凡所斩及生获吴都督、监军十四,牙门、郡守百二十余人。又因兵威,徙将士屯戍之家以实江北,南郡故地各树之长吏,荆土肃然,吴人赴者如归矣。王浚先列上得孙歆头,预后生送歆,洛中以为大笑。

  2.诛马谡

  相关人物:诸葛亮(字孔明) 马谡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合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合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合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相关阅读
1 同名诗作PK:罗隐不敌李商隐

我们再来看看关于筹笔驿的同题诗作。下面这一首诗,是晚唐诗人罗隐的手笔: 罗隐《筹笔驿》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 【查看全文】

2 李商隐春雨带拼音版古诗赏析

chūn yǔ 春雨 lǐ shāng yǐn 李商隐 chàng wò xīn chūn bái jiá yī , bái mén liáo luò yì duō wéi 。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hóng lóu gé yǔ xiāng wàng lěng , zhū bó piāo dēng dú zì 【查看全文】

3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赏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是唐朝诗人李商隐于公元837年冬(唐文宗开成二年十二月)写的一首长篇五言政治诗。其内容涉及到晚唐社会危机的各个方面。全诗政论兼叙事,语言质朴,生动 【查看全文】

4 《代赠二首(其一)》李商隐唐诗鉴赏

代赠二首(其一)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诗鉴赏: 《代赠》,代拟的赠人之作。此题诗二首,这是第一首。诗以一女子 【查看全文】

5 李商隐《安定城楼》的用典艺术

导语:李商隐擅长用典,他的诗歌用典可谓独树一格,任何隐曲之意、难言之情,都可以借助典故随心所欲地表达。在《安定城楼》一诗中,李商隐或明引或暗引或活用,将用典艺术发挥到了 【查看全文】

6 神异凄迷的李商隐

李商隐的诗向来被认为玄妙难解,如同谜语一般,千百年来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引发着历代读者的美好猜想。 佣书贩舂的小童工 李商隐出生在河南,但是小时候,他的父亲在浙江获嘉做县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