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名诗作PK:罗隐不敌李商隐

发布时间:2015-08-20 00:00

  我们再来看看关于筹笔驿的同题诗作。下面这一首诗,是晚唐诗人罗隐的手笔:

  罗隐《筹笔驿》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罗隐大概比李商隐小二十岁,他也到过筹笔驿。罗隐这个人,才华横溢,在晚唐时的诗名也很高。他的一些诗现在也是大家熟悉的,比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当然还有“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我们看罗隐的这一首《筹笔驿》。“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你看这两句就写得非常平,完全没有一种想象力在里面,就像白开水一样,诗味很淡。反观李商隐的《筹笔驿》,开头就是“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高下立判。

  但是罗隐的第二联写得特别好,“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这两句是议论,写过诗的人都知道,议论是很难写好的。但这两句非常棒,它的好,就在于背后有一种悲悯精神。我们知道,一个人能成就大事业,除了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之外,还要取决于很多外界因素,并不是说你能力多强,你就一定能成就伟大事业。这个外界的东西,古人常说的是时运。你的时运到了,天地都会帮你,所以罗隐说“时来天地皆同力”。但是如果时运不在你这里,即使你是英雄,有很高的能耐,但是“运去英雄不自由”。这是非常好的议论。它的背后是悲悯精神,提醒我们不能唯成功论,不能看到一个人成功了,就断定他是最有才华的,同样也不能看到一个人失败了,就去轻视他。

  接下来看第三联。“千里山河轻孺子”,说的是刘禅把江山拱手让给了魏国,“孺子”就是阿斗。“两朝冠剑恨谯周”,“冠”是指文臣,“剑”是指武将,“两朝冠剑”说的就是诸葛亮,因为他既是文臣也是武将,“两朝”是指他先后经历了刘备和刘禅两位君主。“恨谯周”,“谯周”是个人名,魏军打过来,他怂恿阿斗投降。这句说的是,如果诸葛亮地下有知的话,一定会恨谯周这个人吧。“唯馀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岩下的多情水,现在也仍然怀念诸葛亮。

  罗隐的这首诗也很好,但比起李商隐的那一首来,就相形见绌了。首先这首诗里面只有诸葛亮,没有罗隐,这是它不如李商隐《筹笔驿》的地方。其次它的风格不够沉雄,起句就弱了。另外呢,它的布局平整,没有顿挫。古人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说写文章像看山一样,那些平坦的、一览无遗的山,是不好看的。像李商隐这种情感的忽高忽低,变化多端,是技法非常高的作品。而罗隐这一首诗没有这个变化。


相关阅读
1 李商隐:不一样的梅与菊

梅与菊历来为古代诗人所青睐,千百次的反复吟咏让它们也具有了特定的标签。然而在晚唐诗人李商隐的笔下,梅与菊却有着不一样的风情。 梅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也是历代诗词中吟 【查看全文】

2 林则徐凭吊李商隐

偶翻《云左山房诗抄》,发现林则徐凭吊李商隐的一首七律《河内吊玉溪生》: 江湖天地两沦虚,党事钩连有谤书。 偶被乘鸾秦赘误,讵因罗雀门翟疏? 郎君东阁骄行马,后辈西昆学祭 【查看全文】

3 赏析李商隐的无题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唐代诗人李商隐以男女离别为题材的爱情诗。以句中的“别”字为通篇文眼,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分享了《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查看全文】

4 李商隐-北青萝赏析

诗人在激烈的牛、李党争中被搞得心疲力尽,漂泊的生活,孤独的处境,使他感到生活在红尘中的不幸,迫切需要接触一下清净的佛家天地。 首联写诗人寻访僧人之事。时当红日西沉山 【查看全文】

5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香草美人形象

《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创的抒情诗体,那么李商隐《无题》诗中的香草美人形象是什么呢? 《无题》诗作为李商隐独创的抒情体诗,兼容其咏物诗和咏史诗的一些特点,构思缜密,寄慨 【查看全文】

6 李商隐《无题》赏析

《无题·其四》 作者: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