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简介】
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体现了爱情的坚贞,意境新奇,诗味隽永,已成千古传诵的名句。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东风:春风
残:凋零
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蜡炬:蜡烛。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油称烛泪
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镜:早晨梳妆照镜子;
但:只
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夜吟:夜晚吟诗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有意为情人传递消息。
殷勤:情谊深厚。
看:探望。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乌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赏析】
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本诗也许还有别的寓意,但作为爱情诗却是几无异议。
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
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
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
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相关阅读
1 李商隐《锦瑟》鉴赏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s)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鉴赏: 这首《锦 【查看全文】
2 李商隐《马嵬》原文翻译鉴赏《马嵬》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咏史诗,共两首,一为七绝,一为七律,都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诗中隐含作者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 马嵬 李商隐 【查看全文】
3 李商隐诗作《锦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 2、理解内部结构; 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点] 对本诗内部结构 【查看全文】
4 《龙池》李商隐唐诗译文和鉴赏李商隐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下面是小编跟大家分享关于李商隐《龙池》的赏析,欢迎阅读! 【原文】 龙池 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 【查看全文】
5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译文及赏析导读:《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以下是小编J.L分 【查看全文】
6 李商隐《为有》译文及注释《为有》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译文 云母屏风后面的美人格外娇,京城寒冬已过却怕短暂春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