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二月二日》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15-10-24 00:00

  二月二日①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②,三年从事亚夫营③。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元亮井:陶渊明字元亮,这里用“元亮井”指代像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生活。③亚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

  (1)从“万里”、“三年”两个词中任选一个加以赏析。(2分)

  (2)请结合全诗,简析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4分)

  (3)首联和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4分)

  (4).盛唐有“大李杜”,指李白、 ;晚唐有“小李杜”,指本诗作者和 ,小杜的《泊秦淮》被清代沈德潜称为“绝唱”。最后两句是:“        ,      。”(4分)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明踏青时间地点和印象,虽是冷风,但旭日温暖,到处充满暖洋洋的春意。

  B.“花须”即花蕊,因花蕊细长如须;“柳眼”即柳叶的嫩芽,因嫩芽如人睡眼方展。

  C.“万里”“三年”,表面是写空间的悬隔,时间的漫长,实抒欲归不能的苦闷和无奈。

  D.“风檐雨夜声”是写夜间檐前风吹雨打的声音,这里是用来形容江边浪潮声的凄切。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东风日暖”和“闻吹笙”,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江行踏青的感受。

  B.“无赖”本指人狡狯多诈,此指花开、柳舒实属假象,具有欺骗性。

  C.“元亮井”“亚夫营”,均用典故,随手拈来,信口道出,不着痕迹。

  D.“新滩流水”仿佛午夜檐间风雨的凄凉之声,是作者内心独特感受。

  (7).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倍增其哀乐。”本诗则是以乐境反衬愁思,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一:“万里”强调空间渺远,蕴涵飘零天涯而欲归家不能的苦闷;(1分)为尾联抒发作者的悲情做铺垫。(1分)参考答案二:“三年”点明时间漫长,流露羁旅的愁苦和疲惫。(1分)为尾联抒发作者的悲情做铺垫。(1分)

  (2)本诗作者的情感由乐而悲,进而由悲而怨。前两联先写欢乐春景;中间一折,抒发悲抑归情;末句再折,转责新滩不解人意,情感变化一波三折。(答出1点得1分,答出2点得2分,答出3点得4分)

  (3).①描写了风和日暖、笙歌笑语、花柔柳嫩、蝶紫蜂黄的早春景象。(2分)

  ②手法:拟人、对偶(2分)。

  (4).)杜甫、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A

  (6).B

  (7).诗人在首联联写江间春色,写物遂其情,正是为了要反衬出自己的沉沦身世与凄苦心境。是以乐境写哀思,反而使愁情更浓。(以轻快流走的笔调抒发抑塞不舒的情怀,以清空如话的语言表现宛转曲折的情思。)(意思对即可)


相关阅读
1 《无题》李商隐的翻译

引导语:李商隐是著名的唐代诗人,那么有关其写的《无题》要怎么翻译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无题 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 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 【查看全文】

2 关于李商隐的爱情诗

一.李商隐爱情诗的历史文化背景 前人对李商隐的为人和诗作有不少误解,尤其是他的爱情诗直到现代仍受到很严重的歪曲.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 【查看全文】

3 李商隐作品《夜雨寄北》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整体感知作品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4、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教学时数:一 【查看全文】

4 李商隐无题全文赏析

导语: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最为杰出的诗人。继盛唐“大李杜”(李白和杜甫)后,他和杜牧并称为“小李杜”。李商隐对于诗歌的贡献,特别在于他所独创的“无题诗”。这些无题 【查看全文】

5 李商隐无题赏析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 【查看全文】

6 《李商隐诗两首》鉴赏要点的内容

1、《锦瑟》: ⑴构思新奇: 开头写锦瑟诉说“一弦一柱思华年”思之殷切,思之缠绵。声声诉述思念之切。结尾句“当时惘然”“追忆此情”,使悲欢离合之情更令人断肠。可见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