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司勋》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绝。“杜司勋”即指唐代诗人杜牧。此诗高度评价杜牧“伤春复伤别”之作,称赞其诗歌高超的艺术水平。全诗既突出了杜牧的文学地位,表达了作者对杜牧的倾慕之情,也寄托了作者自己对时代和身世的深沉感慨,暗含着诗坛寂寞、知音稀少的弦外之音。
杜司勋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
【注释】
⑴杜司勋:即杜牧,晚唐时期诗人、散文家,曾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三月入朝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见《樊川集》中《上周相公启》及《宋州宁陵县记》),故称杜司勋。
⑵风雨:语出《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抒写风雨怀人之情。此借意以怀杜牧,并以风雨迷茫之景象征时局之昏暗。斯文:此文,指他当时正在吟诵的杜牧诗作,即第三句所谓“刻意伤春复伤别”之作。
⑶差池:犹参差。指燕飞时尾羽参差不齐。语出《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马瑞辰通释:“差池,义与参差同,皆不齐貌。”此谓自己翅短力微,不能与众鸟群飞比翼。此自谦才短,又自伤不能奋飞远举。
⑷刻意:有意为之,此指别有寄托。伤春:因春天到来而引起忧伤、苦闷。复:又。伤别:因离别而悲伤。唐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白话译文】
高楼上风雨如晦,使人更有感于这些诗文。好比短翼的弱鸟,毛羽参差,无法赶上同群。
用尽心思去写作伤春和伤别诗歌的人啊,人世间,就只有您——我深深敬慕着的杜司勋!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春天。安史之乱以后,李唐王朝便日渐衰弱。从唐穆宗朝开始的牛李党争使整个朝廷更加混乱。在党争中,杜牧离开长安,几近家破人亡,无以存身;李商隐也不能幸免,一路外放,生活每况愈下。随着唐宣宗即位,为党争牵累的杜牧、李商隐,从外放地陆续回到京城长安。大约在大中三年(849年)前后,这两位诗人久别之后,终于重又聚合。当时杜牧任司勋员外郎兼史馆修撰,李商隐在京兆府担任代理法曹参军。因为彼此之间的私下情谊,他们在这段日子里有过频繁的相处交游,有过密切的来往酬唱。在《全唐诗》的《李商隐卷》中收录的《杜司勋》和《赠司勋杜十三员外》都作于此时。
【赏析】
首句“高楼风雨感斯文”,写自己对杜牧诗歌独特的感受。这是一个风雨凄凄的春日。诗人登上高楼,凭栏四顾,只见整个长安城都沉浸在迷茫的雨雾中。这风雨如晦的景象,正好触动胸中郁积的伤世忧时之感。
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诗人对杜牧的诗作也就有了更深切的感受,因为后者就是“高楼风雨”的时代环境的产物。杜牧的“斯文”,不能确指,也不必确指,应是感伤时世、忧愁风雨之作。
次句“短翼差池不及群”,转说自己,也暗含杜牧。这是一首送别诗。李商隐用“差池”暗寓“伤别”之情。这句是说,自己正如风雨中艰难行进的弱燕,翅短力微,赶不上同群。
这是自伤身世孤孑,不能奋飞远飞,也是自谦才力浅短,不如杜牧。这后一层意思,正与末句“唯有”相呼应。上句因“高楼风雨”兴感而兼写双方,这句表面上似专写自己。其实,“短翼差池”之恨不独李商隐。他另一首《赠杜十三司勋员外》曾深情劝勉杜牧:“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正说明杜牧同样有壮心不遂之恨。这里只提自己,只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三、四两句极力推重杜牧的诗歌。伤春、伤别,即“高楼风雨”的忧时伤世之意与“短翼差池”的自慨身世之情,也就是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主题。“伤春”、“伤别”,高度概括了杜牧诗歌的主要内容与基本主题,并揭示了带有那个衰颓时代所特有的感伤情调的艺术风格。“刻意”二字,既强调其创作态度之严肃,又突出其运思寓意之深厚,暗示他所说的“伤春伤别”,并非寻常的男女相思离别,伤心人别有怀抱。末句“唯有”二字极高评价了杜牧在当时诗坛上的崇高地位。
这首诗之蕴含着丰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诗人极力称扬杜牧,实际上含有引杜牧为同调之意。既评杜,又属自道。同心相应,同气相求,诗人在评杜、赞杜的同时,也就寄托了自己对时代和身世的深沉感慨,暗含着诗坛寂寞、知音稀少的弦外之音。
相关阅读
1 李商隐《忆住一师》诗歌鉴赏
忆住一师 李商隐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烟炉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住一师是一个僧人。远公即东晋庐山东林寺高僧惠远(一作慧远),是净土宗的初祖。诗中用远 【查看全文】
2 李商隐如何被卷入牛李党争的?李商隐是唐朝中后期的杰出诗人。他的诗作以瑰丽含蓄闻名,为了弄清他诗中所包含的真正含义,无数学者都对他的生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这其中,最为众说纷坛的一个问题,就是 【查看全文】
3 李商隐诗歌解读:代赠二首代赠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 【查看全文】
4 李商隐《隋宫》隋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 九重①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 半作障泥②半作帆。 【注释】 ①九重:指皇帝所居。 ②障泥:马鞯。 【简析】 这首七绝讽刺了隋炀帝的奢侈昏 【查看全文】
5 《咏史》李商隐鉴赏《咏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描写了一幅饱经六朝兴废的湖山图画,表达了诗人无穷的感慨与讽刺意味。 咏史 北湖南埭水漫漫⑴,一片降旗百尺竿⑵。 三百年 【查看全文】
6 李商隐与曾巩的柳诗歌阅读鉴赏与答案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①。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