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诗歌鉴赏

发布时间:2017-11-26 00:00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象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译文】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

  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

  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

  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注解】

  [1]东风句:指相别时为幕春时节。

  [2]丝:与“思”谐音。……

  [3]应觉:也是设想之词。

  [4]月光寒:指夜渐深。

  [5]蓬莱:蓬莱山,指仙境。

  【评析】

  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然而历来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蚕绛腊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最终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两句,千秋佳绝。


相关阅读
1 李商隐古诗《花下醉》意思

《花下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宴游诗,诗人寻花而醉,夜里持烛赏花,表达了自己爱花、惜花的感情。格调轻快,意境含蓄,画面清晰,语如贯珠。 花下醉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 【查看全文】

2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全诗主要寄托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 【查看全文】

3 李商隐七夕诗译文

李商隐是唐代后期杰出的、有代表性的诗人。在诗歌艺术方面,他通过广泛学习前人,惨淡经营,突破了由盛唐和中唐诗人多方开拓而难乎为继的局面,创造了深婉精丽、富于感伤情调 【查看全文】

4 李商隐诗歌的感伤艺术色彩

导语: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其诗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晚唐衰败的社会现实以及李商隐一生的悲苦命运,让诗人有了刻骨铭心的悲剧体验,这种悲剧体验又形成了诗人独特的悲剧 【查看全文】

5 《重过圣女祠》李商隐唐诗鉴赏

重过圣女祠 李商隐 白石岩扉碧藓滋, 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 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 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 忆向天阶问紫芝。 李商隐诗鉴赏 【查看全文】

6 论李商隐诗歌的政治性

[摘 要] 论文试从李商隐诗歌的社会性和现实性的角度出发,对李商隐诗歌的政治性进行探究。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李商隐的成就并没有被充分的肯定,评论者或读者多关注其个人性 【查看全文】